首頁>情感>

我們的內心裝著太多想要完成的任務:讓別人滿意,不讓父母家人對我們失望,在孩子面前有個體面的形象;

要賺錢,還不能是餬口的那種,必須至少達到周圍人的平均水平,要有點小成就,否則人生太沒有意義了......,太多太多。

當我們拼盡一切,卻發現,有些目標似乎只完成了一半,而有些呢,甚至越來越遙遠,越來越不可實現,於是就開始焦慮,濃度再高一點,抑鬱了。

其實,你我都明白,焦慮or抑鬱只不過是對自己無能感和平庸感的一種排斥。

說白了,焦慮、抑鬱就是我們嫌棄自己的結果——

所以昨天,我說的要想走出來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嫌棄自己,從而接受很差勁的、很無能的、很平庸的自己,當然這也不是說到就能做到的,最好的方法是找一個人去說,再不濟就像我一樣,寫出來,發到網上,知乎、簡書等等都行,反正別人不認識你,呵呵。

這個動作真的很有效,因為這是你第一次向世界宣告,你就是脆弱的、無助的,宣告完了,你就徹底的打開了自己,接受自己內心最深處的軟弱。

你可別不信,如果你跟我 一樣,就肯定知道,像我們這樣的人是很會隱藏痛苦的,在外面,我們都裝著自己很堅強,很能抗,但是痛苦藏的多了,就變成了抱怨或者悲傷。

對了,你向別人表達過悲傷嗎?估計你表達的都是一種對痛苦的調侃,不是嗎?別不承認,因為我就是這樣的,我會跟自己說,不要緊,過段時間就會好的,找個機會放鬆一下就會過去的......。

當人的悲傷,脆弱,無助從來都不展示的時候,時間長了,也就連自己都看不見了,從而也就養成了忽視自己感受的習慣了。

所以,我真心的希望你去試試,做了以後,你就會發現那層厚厚的殼,開始逐步軟化了,你似乎能走近自己的內心,與自己開始聯結了——

那麼,就能進入到第二步,開始關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先別想著一口氣就解決問題,你已經不愛自己很久了,想一下子關注到自己的感受是很難的,我是這麼訓練自己的,從吃飯開始。

你發現沒,現在的我們連吃飯都忙得很,我說的不是應酬的吃飯,就是平時獨自的、或者和家人一起的午餐、晚餐,要麼看手機,要麼摸魚,要麼聊天......,總之,現在誰還能做到,吃飯的時候,就靜靜的享受20分鐘食物的呢?

當我們忙碌,擔憂、焦慮、靜不下心的時候,是沒有辦法回到內在的,你的心不會在自己身上,都在外面,都在事情上,都在別人身上,跟自己是失聯的,也就無法關注到自己。

所以,從吃飯開始,也就是說一心一意的吃飯,放慢速度,就盯著食物,可能你會走神,想著下午還有什麼工作要做,不要緊,發現走神了,就拉回來再關注到食物上,感受你的牙齒咀嚼食物的力度,感受是不是左邊吃多,換到右邊去吃,感受食物的味道,感受酸甜苦辣,感受腸胃的蠕動........

尊重食物,尊重自己當下的感受,哪怕不好吃,也接受自己的抱怨......,不要認為很簡單哦,呵呵,其實真的挺難的,如果發現自己很難集中心思來這樣吃頓飯,或者覺得根本沒有必要,那麼可以說,目前還做不到平靜,從而也就做不到內察自己真正的需求。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正念冥想,但是比吃飯是更難了,我是覺得吧,吃飯還是有一件事可以關注,可以把自己拉回來的,而且一天三頓飯,頓頓都可以去練習,一上來,正念冥想的,就給自己設定了高門檻,不容易堅持。

吃飯吃好了,下一步再是每天放空自己20分鐘,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就是靜靜的坐在那裡,不要躺著哦,容易睡著;然後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當然也特別容易走神,七想八想的,同樣,想的時候,再把自己拉回來,只要有這個意識就好。

這樣做的目的,只有兩個,讓我們躁動的心能有片刻的平靜,哪怕就這一點點的平靜,你也能立馬體會到清醒。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你就會發現很多以前被自己忽視的東西,洞察到自己情緒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自己會變成這個樣子等等。

就說我吧,寫了37篇文章了,你發現我進步了嗎?成長了嗎?

試試,好嗎?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生活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