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我一直對自己說:要為愛而嫁,認為愛情是婚姻理所當然的模樣,沒有愛情愛何必婚姻。可直到如今己有兩娃的我仍然不懂愛情的模樣……
戀愛時,我認為愛情應該是羞嘀嘀的,飄渺的,如境中花水中月一樣美好。初結婚後,我認為愛情是你儂我儂,捏個泥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性趣相投,情趣一致,二人世界下好好享受魚水之歡……有娃後,我認為美好的愛情便是平凡才是真,每天能夠共同承擔打理生活的一地雞毛,有碰撞但不碰瓷,有爭論但不爭吵,有車有房有面包,偶爾還有鮮花和烈酒……
80後的我們敢愛敢追求,認為愛情可遇可求,但60後的母親,愛情對於他們來說是門當戶對,是奢侈品,是羞於言表深埋內心的一段珍貴回憶。原以為像父輩這代飽受飢寒之苦的人,眼裡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不會再有其他,直到聽了幾段愛情故事後,才明白愛情無論在哪個時代都閃爍著不一樣的光芒,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母親年青時在那個以農業為主,粗麻布衣的貧瘠年代,算是滄老而又粗糙,大大咧咧,說話粗聲粗氣外雜粗言野語,是個純文盲。但她熱愛生活,沒有過多的奢望,便沒有太多的矯情。窮苦年代的孩子早當家,十來歲便是家裡當家的一把好手。砍柴,放牛,賣甘蔗,賣包子,粗細活樣樣拿手。這樣夯實,能幹,質樸,在那個樸實大背景下也是很容易受青睞的。因此便有了鄰居大哥的熱烈追求。鄰居大哥家是僑鄉,自己又是老師,又帥氣也會裁縫的手藝,怎麼得落現在也算是個富二代了。這個帥氣的鄰居大哥竟然看上了媽媽這隻醜小鴨。天天到媽媽的包子鋪蹲點直到表白失敗。按媽媽的意思是說對方太帥又有文化,自己配不上他。自己長得那麼醜,家境又一般。因此,當帥哥鼓起勇氣向她表白後,她卻毫無餘地的拒絕了對方。當時也是心痛不己的,養眼的小鮮肉誰不愛。不知該說愛的懦弱或是質樸。就這樣本該美滿的愛情便勿勿畫上句號,男主次年結婚後攜妻去菲律賓的途中車禍身亡了……
每每母親提及此事,這段美好而又傷痛的往事,她仍會眼角打起淺淺的淚花,偶爾還會夢起當初的他,只是事過境遷,物是人非,記憶也變得模糊,當初那個少年的臉己然模糊……
或許這便是愛情,你羞嘀嘀的來,靜悄悄的走,看似波瀾不驚,其實己深深刻在我心房……
你好,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