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我男朋友是在大學二年級時認識的,他聰明又英俊,和他在一起我真的很開心。
大學畢業後,我們因為工作的關係,被迫分居兩地,一年之中,不是他忙,就是我忙,一直抽不出空來見面,只有春節才能相聚。
因為疫情的原因,他今年沒能回來。
他能力很強,在單位裡是業務尖子,短短三年時間,已升至副總經理。
我很擔心,他的單位不乏美女,剛畢業的女大學生一抓一大把,他人長得帥,又身居要職,他能耐得住寂寞嗎?別人追他怎麼辦?他能守住防線嗎?
想到這些,我心神不寧、夜不能寐,我心理壓力太大了,我真得擔心死了,接下來怎麼辦啊?
這位女士的擔心是有原因的,正常人都會有這種焦慮。這個心理反應可以用心理學上的依附理論來解釋。
01 什麼是依附理論?通俗些講,依附理論是關於一個人為了得到安全感而尋求親近另一人的心理傾向的理論。當此人在場時會感到安全,不在場時會感到焦慮。此理論最早由心理學家約翰·鮑比在1950年提出來的。
心理學家按依戀型態和表現形式的不同,把依附心理細分為三種:安全型、焦慮型與逃避型。
安全型的是理想型的,她對對方很放心,也很愛對方。認為對方很愛自己,自己完全沒有擔心必要的。
焦慮型的則是具有極強烈的不安全感,對對方沒有信心,怕對方變心,所以在關係中需要不斷的去確認對方對自己的心意,深怕對方移情別戀。
逃避型的不習慣表達自己的情緒,什麼事都悶在心裡,也不去找出解決辦法去處理這些負面情緒。
她們在出現情感危機時一味地選擇逃避,把自己的情緒關閉,她們不會與任何人進行交流。
這種情緒特別具有危險性,長期的心情壓抑得不到釋放,極易引起抑鬱症狀。
02 焦慮型心理的應對方法她對自己已完全沒有信心,她甚至想立即飛到他的身邊看他正在做些什麼?想當面問他到底愛不愛自己?只有得到他的親口肯定回答後才會安心。
對於她的焦慮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光焦慮,能解決眼前問題嗎?
以下是她目前可以做的:
a.多聯絡,給他精神上安慰
和他經常聯絡,包括資訊聊天、影片通話及直接通話,多多關心對方。
離家在外,最怕的是孤獨,有好些人因為孤獨難耐、意志不堅定,身不由己在外面找了異性作伴,只為了擺脫心中的寂寞。
所以,每天影片通話應該必不可少。
b.給他寄必需品,在生活上關心他
在家在外,倍感生活的不易,什麼東西都不可缺,什麼東西都需要買。但是,男人本身就是粗線條,他自己買的衣服合身嗎?他自己買的款式適合他嗎?
你可以買好,給他寄去,讓他感受到你的溫暖。
c.有懷疑他的地方,千萬不要責怪
即使懷疑,但沒有掌握實證,那隻能深埋心底。千萬不能憑想象興師問罪,給男人一個自由的空間。
好多家庭就是因為女方無端猜忌和無休止的爭吵解體的,愛他首先要信任他,並不是所有的男人都不負責任的,要堅決相信他。
退一萬步講,即使他外面有人了,你的深明大義、善解人意也會感化他,他會無地自容、幡然醒悟的。
而無休止的爭吵和纏鬥,只會使對方破罐子破摔,讓他心無掛念地和你一了百了,你的不理智行為反而成全了對方。
03 逃避型心理的應對方法逃避型心理典型表現是躲避發生的一切,不責問、不制止、不溝通,而是一個人悄悄品嚐生活的苦果。
長期這樣,極易誘發重大的精神類疾病,以下,是其家屬所必須做到的:
a.對於其沉默寡言、鬱鬱寡歡應尋根究底,查明其中原因,以便對症下藥。
b.積極與其溝通,耐心地多做思想工作,以消除其心中疙瘩,幫她抑鬱煩悶中解脫出來。
c.及時送她去醫院,做必要的檢查,該治療的治療,該吃藥的吃藥。有可能她拒絕治療,可以耐心地勸導她接受治療。
按以上步驟去做,才能杜絕悲劇的發生。
04 結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經濟壓力的加大,現今許多人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更是顯得至關重要。
依附心理問題多發生在兩地分居的人群中,婚後五年內出現該心理問題的人數最多。
出現此類問題不可怕,夫妻雙方多溝通、多理解、多關心、多些信任、少些猜忌,各種心理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