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窮人家的孩子,35歲前,一無所有
窮人家的孩子,沒有人幫你鋪路,
窮,本身就代表了父母沒有能力,
一般來說,窮苦人家,父母乾的都是最底層的工作,
他們的賺錢思路很簡單,就是幹苦力,
用自己的勞動力,去換取一定的報酬,
當然,這樣賺到錢,金額也不會太高,
除去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後,每個月也就所剩無幾。
不管過了多少年,家裡都沒有積蓄,
所以,窮人家的孩子剛步入社會時,是一貧如洗的,
什麼都沒有,就褲袋裡揣著父母給的一點點生活費,開始了職業生涯,
有些人工作也很努力,工資在城裡,也還算中等水平,
但那有什麼用呢?
自己在城裡,租房就花掉一半的工資,還要吃飯,通勤,
說真的,雖然城市的工資高點,一個月下來,也存不了幾個錢。
更重要的是,自己想要買房,家裡不能提供一點支援,
幾十萬的首付款,全要靠自己存,
可問題是,自己再怎麼努力,攢錢的速度都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
而那些有家底的富二代們,
工作不見得有多努力,但父母早早地給他們買好了房,
這幾年就算他們什麼也沒幹,就光房子的漲幅,就抵過窮人孩子十年的工資了。
所以,你能說窮人家的孩子不努力嗎?
努力是努力了,但是這種努力,也只是在彌補上一代的不足,
別人的父母,給孩子付首付,買房買車,
窮人家的孩子,掙了錢還要寄回家,補貼家用。
2 35歲,才剛剛起步網上到處都是35歲危機的言論:
“什麼35歲再不成功,就沒有機會啦”,
“35歲還是普通職工的話,這輩子就這樣啦”,
種種類似這樣的言論。
但正如上所說,窮人家的孩子,35歲前能有什麼呢?
大學選專業時,自己不懂,父母更不懂,胡亂選一通,
參加工作時,父母也給不了什麼建議,一切都靠自己摸索,
結婚選伴侶時,也選了一個和自己同樣出生的另一半,
兩個窮人在一塊,上一代什麼金錢、人脈都沒有傳授,35歲就能有所成就?
35歲危機,其實就是一個偽命題,
沒錯,年輕當然是好,但35歲之後,真的就沒有希望了?
現在人的平均壽命,達到了77歲,
就連買房去銀行貸款,有的銀行,男性都可以貸到70歲,
也就是說,社會是認可一個人60多歲,是有賺錢能力的。
而且,對於窮人家出身的人來說,
20多歲時,全都在摸爬滾打,靠自己一點一點積累人脈,積累經驗,
等到35歲時,可能才剛剛好把一切都摸透了,
這個時候,人才是最通透的,
有了一定的金錢觀,價值觀,有了一定的積蓄,
正是事業最好的起步階段,怎麼就成了中年危機了?
3 自律,自強,年齡不是問題網上的那些大V、小V們,為了吸引眼球,天天講什麼“階層固化”啦,
階層能固化嗎?
意思是有錢人以後就一直有錢,
沒錢的人,就世世代代都貧窮?
我不這樣認為,
每個時代,都有他的機遇,
就比如短影片時代,按照以前來說,
只有明星才能上電視,進入大家的視野,
但短影片來了以後,很多農民兄弟,農家巧婦們,也一躍成了網紅,
因為他們有普通人熟悉的味道,接地氣,不做作,
他們在以前,只能打一份死工,賺微薄的收入,
但在現在,憑藉短影片,他們也實現在農副產品的帶貨,賺到了第一桶金。
只要社會在發展,就永遠不可能階層固化,
富家子弟們,不好好引導教育,同樣會把祖上三代的錢全敗光,
窮人兄弟們,只要不放棄自己,35歲也都還有機會,
35歲是一個成熟的年齡,有了一定的閱歷,有了金錢的積累,
往後的人生,還有幾十年的青春可以奮鬥,
實在沒有必要為了那些35歲危機的言論,而自我頹廢,
自律,自強,不要說35歲,即便45歲,55歲,也都有賺大錢的機會,
生命不息,拼搏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