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請你想象一下,一個深深缺乏自我價值感的人。這個人覺得他不可愛,不是一個值得別人持久地愛慕的人。同時,這個人非常的渴望愛,追求愛情,並且希望和夢想著找到愛。讓我們首先想象一下他是一位男士。他找到了一個他很在乎的女人,她看起來也很在乎他,他們非常快樂、興奮並且幸福—在一段時間裡看起來他的夢想被實現了。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有一個信仰像定時炸彈般,在他們開始相愛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倒計時:他內心深處那個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的信念。
這個炸彈促使他開始破壞自己的親密關係。他可以用任何可能的方式去破壞。比如:他可能無休止的要女朋友告訴他“我愛你”;他可能變得佔有慾過分強烈或者過分嫉妒;他可能在行為上表現得非常殘忍來試探她的“真心”;他可能說一些自我詆譭的話然後期待她來糾正;他可能一遍又一遍地告訴她:我配不上你;他可能告訴她說沒有女人是值得信任的,所有女人都那麼輕浮;他可能找無數的理由來批評她,然後在她拒絕他之前先拒絕她;他可能試圖透過控制或者操縱的方式讓她覺得內疚,試圖以此來讓她跟自己捆綁在一起;他可能變得沉默、迴避或者把自己封閉起來讓她無法穿越;過了一段時間,也許她受夠了,她精疲力竭了,他已經徹底地消耗了她。於是她離開了。他覺得被拋棄、沮喪、崩潰,但實際上這種感覺是非常棒的!因為他終於被證明是對的了!“你看,世界就是我想象的這個樣子!我本來就不值得被愛,這次我又對了!”被拋棄是痛苦的,但是知道了這個世界的“真理”的感覺是非常令人欣慰的。這就是他的自我實現效應。
讓我們再假設,儘管他非常“努力”,但還是沒有把她趕走。也許她就是相信他,看到了他的潛質。她繼續呆在他身邊,她繼續每天告訴他,她有多愛他。不管他做了什麼,她都會更加投入地對他。她就是跟他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不同,她就是不明白他是一個“不值得別人愛”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她就給他製造了一個困境:她讓他對於現實的理解產生了困惑。他需要一個解決方案。然後他就有了解決方案—他決定他不愛她了,或者他告訴自己說:我對她厭倦了,或者他在別處“找到了愛情”,或者他告訴自己他對愛情沒有興趣。其實什麼理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證明自己是對的:我不值得被愛,所以沒有人可以愛我。
讓我們再來考慮另一種情況,這次我們假設我們的主角是一個女性。這個女性覺得男人不可能會選擇她而不是其他的女人。但同時,作為一個人,她非常渴望愛情。那麼當她找到了愛情的時候,她通常會怎麼做呢?她也許會把自己的缺點拿來跟其他女人的優點比較;或者正好相反她會用非常膚淺的理由讓自己覺得高人一等,而拒絕承認自己的不安全感;她可能不停地指著其他很有吸引力的女性讓男朋友看,然後觀察他的反應;她可能用她的懷疑和猜忌來折磨他。
當然了,她很痛苦,她感到很孤獨。但是她的情況讓她得到了用語言無法描述的快感。因為她創造了一件自己“早就預料到了”的事件,她感覺自己掌握著這個世界的“真理”。
在家長訓練營的課堂上,好幾位家長看起來很不錯,但是卻深深地感到自己不好,過得不幸福,父母嚴厲的教育,讓她們內心深處覺得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人。她們在生活中總是能找到各種理由證明自己的是“對的”,我的確不值得被愛。
她們寧願選擇讓自己“正確”而不是選擇快樂。
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正在破壞自己的“幸福”,來證明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我不值得被愛,我不配幸福。
的確有很多孩子在父母嚴格教育下,成績很好,事業也很不錯,那麼你給孩子的內心深處種下的是什麼呢?當孩子被這樣教育,孩子用犧牲自己一生的幸福,來實現父母想要的好成績好事業,然後自己痛苦一輩子。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對自己的人生有一種掌控感,這是人類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當自己的人生被別人掌控後,不管對方出於什麼動機,都會痛苦,掙扎,想擺脫。
當我們的自我認知是:“我不值得被別人愛”並且我們在潛意識裡需要證明自己的是“對的”時,這種對生命的掌控感就很可怕。掌控感是指我們明白這個世界的現實是如何運作的,我們能夠相對準確地預測我們行為的結果。
當我們試圖讓這個世界的現實符合自己的認知而不是讓自己的認知符合這個世界的現實時,悲劇就發生了;當我們無意識地操作著我們的關係,讓它來符合自己的認識時,悲劇就發生了;當我們寧願自己是在掌控中的、是“對的”,而不願選擇幸福時,悲劇就發生了。如果我們有著自己並沒有意識到的消極的自我認知,如果我們在潛意識裡有著自我破壞的信念,我們就始終是它們的囚徒。
只要當我們意識到這些自我破壞的信念時,我們才有了改變我們行為的力量。
所以當我們回頭審視自己的親密關係史時,如果我們發現它是一連串的失望,沮喪和被拒絕的血淚辛酸史,我們也許就該問問自己:我是不是覺得被別人愛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還是覺得它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發生的奇蹟?或者不可能持續?
親密關係的第一步需要我們相信自己與生俱來值得被愛的本質。那些在親密關係中最幸福的人往往是那些可以在其中接受愛的人。但是能接受到愛的前提,是我們愛自己,是我們相信自己值得被愛。那些愛自己的人並不覺得別人愛自己是一件多麼難以理解的事情。他們能夠容許別人愛自己,他們的愛是輕鬆並且優雅的。
那麼是什麼導致一個孩子長大後會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呢?當孩子沒考好,爸爸媽媽嚴厲批評孩子的時候。一位成年女性,她回憶自己上小學時有一次沒考好,爸爸說考不好就不要上學了,這樣的感覺讓她覺得自己很沒用。所以她這些年來都是在不斷證明自己很有用,辛苦地工作。在親密關係中也是總能看到丈夫的諸多不好,好的地方視而不見,不斷挑剔和指責,將原本幸福的家搞的危機不斷,最終丈夫離她而去,證明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我不值得被愛,爸爸都不愛我,還有誰會愛我呢?
一位男士,媽媽對他只有命令,沒有尊重,沒有理解,沒有肯定。在今後的工作,無論自己做得多好,都會有一個聲音說,你不好,你還差得遠。選擇物件的時候,選了一位離婚帶孩子的女士,因為他覺得那些好女孩肯定不會愛他,當她們和自己在一起久了,就會發現自己的真面目:我有多不好。很多漂亮的女孩主動追求他,他都冷漠地拒絕了。
假設滿分是一百分,爸爸和媽媽給孩子的感覺是十分,可能爸爸媽媽害怕孩子會驕傲。那麼將來會怎樣呢?
無論別人認為他有多優秀,他都會覺得自己只有十分,然後只做和十分匹配的事情。
一個人是否認為自己有價值,將會決定孩子將來過什麼樣的生活,命運就是這樣強迫性重複,自我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