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跟一些朋友聊天時,發現有一個共性的現象:我們對外面並不太親密的人,總是用著溫和的語言、得體的處理方式,別人也會對自己評價為人相當平易近人。

但是換成面對自己最熟悉的人——伴侶、親人、孩子等,在意見不合時,卻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向他們發火,就像一隻刺蝟一樣傷人,事後又追悔莫及。

為什麼對待不同關係層次的人會有不同表現?

心理學的解釋是:人際關係層次的不同,你所採用的社交策略也不同。

人際交往層次是這樣逐層加深的:點頭之交——淺層關係——同道關係——情感關係——知音關係。

處於情感關係之前的人際交往,之所以能做到互相尊重,禮貌謙和,是因為我們的防禦系統將自己內心深處最柔軟、敏感、脆弱的一面都壓抑在意識層面以下,所以無法干擾到意識層面的思想和情感,這種交往一般都不會因為關係的變化而受到傷害,即使突然間某一方消失於自己的眼前,自己也不會感到意外或悲傷。

處於這些不太親近的關係下,我們都懂得按照具體情境和自己所處位置,收斂情緒,察顏觀色,規範行為。

但是發展到情感關係(密友、親人)之後,防禦系統就會降低戒備,情感上的依賴性明顯就加重了,想從對方處獲得安全感的意願就強烈得多。原本只存在於潛意識裡的原始情感(恐懼、孤獨、弱小)上升到了意識層面,我們開始渴望被關注、被照顧、被理解,於是彼此的關係就不再那麼“彬彬有禮”,開始對對方有要求、有控制慾,一旦對方無法達到自己的期待值,就會進行質問與譴責。

還有一點,在安全的關係內,我們會更輕易地發脾氣和攻擊他人,也是因為知道對方是安全的,無須擔心對方會像外人一樣對我們產生報復,這種攻擊的代價是最小的。

能稱得上親密關係的人,在我們的一生中,是寥寥可數的。特別是在經歷過人生的低谷磨難以後,這些與你關係親密的人們,才是最值得你去保護珍惜。從這個角度來想,他們值得我們努力去經營關係。

Ps: 如何維護與經營親密關係,又是另一個課題,後面會慢慢與大家再探討。

4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聊聊30來歲的那些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