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完,打工者們陸陸續續返工。
“實在是跟父母待不下去了。”
他本來想利用春節假期,好好陪陪父母,但沒過幾天,就再也受不了父母的各種毛病。
但同時,他也很愧疚,畢竟,父母年紀越來越大,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
事實上,痛苦的不只有這個同事。與年長父母的相處問題,是每一箇中年人都面臨的難題。
它的兩位作者格雷絲·勒博和芭芭拉·凱恩,是美國專業高齡看護組織“暮光服務網”的創辦人,都有著30多年的老人看護經驗。
他們面對過各種難相處的老年父母,也從中找到了許多有效的應對方法。
如果你也對上了年紀的父母束手無策,這些經驗一定可以幫到你。
越老越“麻煩”的父母
每年春節,網上都會有一個話題特別火:
你為什麼不想回家過年?
一些人盼著相見的“父母”,在這些人眼裡,卻成了難以接受的“麻煩”。
這些“麻煩”的父母,儘管各不相同,但他們都讓子女感到心力交瘁。
格雷絲的一個客戶蘇珊,就是其中之一。
從蘇珊結婚的第一天起,母親就頻繁打擾他們兩口子的生活。
她覺得蘇珊丈夫邋遢,還對蘇珊穿什麼衣服指指點點,甚至“時刻都要知道我在做什麼”。
為了和母親保持距離,蘇珊搬到遠處。但母親又要求她,每天一早必須給自己打電話。
“如果上午9點前她沒接到電話,接下來就會沒完沒了。”
而且,當她告訴母親,自己被她控制得很難受後,母親卻勃然大怒,吵著要跟她斷絕母女關係。
“只要不照她的意思走,一切就甭談······”
在格雷絲看來,蘇珊的母親,是一個典型的“控制型父母”。
這種父母,他們的生活方式往往不容挑戰,小到飲食、穿著,大到孩子的教育,覺得自己就是權威。一旦發現對方不聽自己的話,馬上就會怒不可遏。
而格雷絲的客戶阿爾,則是另一種情況。
阿爾很不理解,為什麼自己從小到大,做什麼都無法讓母親滿意。上學時他明明考的不錯,可得到的卻是母親的不屑;他很愛現在的妻子,可母親卻對這個兒媳婦感到丟人。
阿爾從來沒搞懂,他們究竟想要什麼。
在格雷絲看來,像阿爾母親這樣的人,則是典型的“潑冷水型父母”。
對於這種父母,你永遠也不明白,為什麼他們的負能量就源源不斷,無論你是聽話,還是不聽話,都無法讓他們滿意。
除了這兩種父母,在格雷絲劃分的六種父母型別中,還包括:依賴型、自毀型、自戀型和恐懼型四種。
許多攤上這些父母的子女,都有以下這樣的感受:
“每次探望一次父母后,我整個人感覺都被掏空。”
“因為他們,我幾乎沒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間。”
“父母的行為讓我感到很丟人。”
你盼著他們能消停一些,但是,他們反而越老越糊塗。
人到晚年,無法正面“失去”
有位網友說:
“很多父母不是老後才難相處,而是老後更難相處。”
這句話,其實點出了“父母越老越糊塗”的本質原因,那就是不斷地“失去”。
在格雷絲看來,一個老人在晚年要面臨的失去,比我們想象中要多得多。
很多失去都是同時發生的,甚至,還有連鎖反應。
比如,你的父母因為跌倒或中風而無法行動,就可能需要你全天候看護。
這就意味著,他們失去的,不僅僅生理上的行動力,還有一定程度的隱私與獨立。假如你不得不將其送到養老院,他們就會進一步失去熟悉的環境,以及以前的老朋友等等。
這其中,最難以承受的,就要數失去伴侶了。在絕大多數向格雷絲諮詢的子女中,其父母都經歷了喪偶之痛。
從生理到心理,從物質到情感,許多老人都難以承受歲月帶來的流逝,因此,他們對老年的抗拒超乎尋常。
不妨想象一下,自己是個80歲的老人,你可能已經走不動路,聽不清話。
這已經夠讓你心煩了,結果你的子女還來勸你,你的生活方式有問題,需要改一改······你什麼感受?
我們常常以“獨立”和“自主”為傲,其實老人家也是一樣。
他們可能對某些事情的看法與子女不同,就像你有時也不贊成小孩或朋友的意見,但他們有自己的做事方式,不希望別人來告訴他該怎麼做。
心理學家朱迪恩·維奧斯特在《必要的喪失》中說:
“那些失落的經驗,無論好與壞,決定了我們成為怎樣的人,過著怎樣的人生。”
的確,這一生我們隨時都在面臨失去,年歲越大,失去的就越多。工作沒了,腿腳不能動了,眼睛看不清了,又一個老朋友離開了,熟悉的環境都變了·······
明明你已經聽過很多遍了,但他們還是不厭其煩地講了一遍又一遍。
每一次講述時,你都能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一絲絲亮光。
你知道,那可能是他一生髮出過的,最亮的光。
為什麼很多老人會這樣?
因為向前看,再沒有去路,所以只能找找來路。
未來不可期,只剩下回憶。
關於“晚年”一詞,格雷絲在書中這樣說到:
“晚年,是總結之時,是我們與終將結束的此生和解之時。”
但前提是,能夠接受隨之而來的各種失去,從而“健康地老化”。
健康的老化,需要有一種自我認知,即:我雖然無法做這個那個了,但我還是可以找到其他東西。
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
如何與老後的父母,好好相處?
今年春節,賈玲的《你好,李煥英》把很多人看哭了。
賈玲用電影的方式,穿越到了母親年輕的時候,彌補了自己的遺憾。
但多數人,其實比賈玲幸運。即使我們的父母有多麼不堪,至少他們還在。
但面對難以相處的父母,與其期待他們改變,不如調整自己迴應他們的方式。
第一、深入瞭解父母行為的根源
格雷絲說:“其實,大多數情況下,那些難相處的父母,需要的是被理解,而不是解決。”
就像《流金歲月》裡的蔣奶奶,她思想陳舊,重男輕女,的確是一個不受待見的老太太。
看見保姆用裝魚的長盤子來裝炒菜,她必須讓保姆把盤子換了;
家境已經很不好了,但她過生日卻還必須要求16個菜,否則寧可不過;
蔣奶奶並非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就像她自己說的話:
“南孫(蔣奶奶孫女)說的是你們年輕人的觀點,我們也有我們的老思想,想勸誰改變,都不容易。”
所以,作為孫女的南孫,並沒有等著蔣奶奶承認自己觀念的錯誤,也沒有等她改變什麼。
她知道奶奶一輩子過慣了大小姐般的富裕生活,又經歷了老年喪子的悲劇。也因此,南孫自己主動做出了調整,和她達成了和解,並決定留下來照顧她。
第二、勇敢對父母的要求設立邊界
一直以來,我們都被教育要“孝順”父母。
但孝順父母,不代表事事都要順從他們。
如果你為了不惹父母生氣,而總是順著他們,長久下來,你一定受不了。
比如你母親總是催促你探望她,但如果你認為沒必要,或你不想如此頻繁,就想好最恰當的頻率,比如從一週三次,改為一週一次。
並且,事先說好你辦得到哪些事兒,做不到哪些事兒,給自己保留彈性。
這種情況,父母一開始往往會很不高興,但你必須堅持下去。
這需要練習,也需要習慣,挺過了起初的糟糕,成果一定會讓你驚喜。
第三、與父母相處的質量,在精不在多
許多人經常會有這樣的念頭,覺得自己陪父母時間太少。
但其實,這是很長時間以來的一個誤區。
我們常說“常回家看看”,但其實比“常”更重要的,是“看”。
比陪伴的時間長短、看望頻率更重要的,是每一次在一起相處的質量。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一年不見父母幾次,但雙方感情很好,而有的人天天守著,卻麻煩不斷。
很多人覺得陪父母,就是陪他們做做飯,打掃一下衛生,或者幫他們買買東西。
但格雷絲認為,比起這些,你更應該做的,是透過其他途徑與父母建立關係。
比如和父母一起翻閱過去的相簿,回憶過去;或者幫父母剪一剪指甲,帶他們去看想看的電影、戲劇;還可以在飯桌上找個話題,讓他們講講以前的故事等等;
要知道,你們是一家人,共同有著長遠的過去,而這些觸及內心的陪伴,才是更高質量、更有效的相處方式。
但這一點,在我們的文化裡,卻一直是比較稀缺的。
談起父母,“愧疚”是很多人普遍的情緒。
但在格雷絲看來,父母的很多行為,是因為受制於過去,並非是和我們的相處導致的。
因此,我們只有學會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而非受制父母,才會更加喜歡和願意善待父母和自己。
當下,隨著人們壽命的延長,“百歲人生”的夢想逐漸變成了現實。
羅振宇就在今年的跨年演講中,提了一個問題:
“假如當你70歲父母100歲時,你們誰來管誰呢?”
你可能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但這個問題卻給每個人提了一個醒:我們可能要度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老年生活。
有句話說:
“世上父母有兩種,一種成為孩子一生崇敬的榜樣,一種讓孩子明白永遠不要活得像父母那樣。”
因此,懂得如何陪伴父母好好度過他們的晚年生活,不僅僅是幫助他們,其實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
誰也無法拒絕晚年的到來,但每個人都可以學會,如何更加優雅地變老。
主筆 | 筆下長青 編輯 | 燕妮
圖源 | 《瞭解的不多也無妨,是一家人》、《流金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