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共讀的過程中,我們主要探討了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獎勵、控制、競爭、威脅等傳統的被認為是有助於我們成長的行為,為什麼給我們造成負面影響,以及會給我們造成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第二個問題是,要想真正獲取內在動機,我們需要怎麼做。
最後,在第三個問題當中,我們主要介紹了四種能讓我們實現自主的方法。
對於第一個問題,《內在動機》這本書認為,傳統的這些激勵和控制別人的方法,儘管在短期內會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從長期來看,只會讓人們產生懈怠的心理。為什麼會懈怠呢?
所以,他就找了幾個大學生做實驗。他對其中的一些人說,你們的任務就是在八分鐘內做完這個拼圖。另外一部分人接到了同樣的任務,但是他們在完成拼圖中,可以拿到一美元的報酬。對於前者,他們就是過來打個醬油,做個遊戲;但對於後者,他們是目標是拿到1美元的獎勵和報酬。
可是,結果卻出人意料——被告知可以拿到1美元的那些人,在做完拼圖之後,就拿起了旁邊的報紙看了起來。對他們來說,任務已經完成,拿完錢就可以走人了。但是,另一半人在玩拼圖的過程中,卻越玩越起勁,完全沉浸在玩拼圖遊戲的樂趣當中。
這個試驗很簡單,但是卻告訴了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傳統的激勵方式,會削弱人們做事的內在動機。
這個研究結論對當時的心理學研究來說,幾乎是顛覆性的。六七十年代,正是美國高速發展的時期——當時的整個社會,尤其是企業,都在尋找各種激勵方法,提升員工的積極性。這一點就和現在的中國是類似的,我們國家的企業、家庭、學校,目前也都在尋找各種激勵方法,來“引導”人們更有動力地做事。
然而,這種方法,很可能不僅沒有達到目的,還讓我們活成了“虛假”的自我,喪失了那個真實的自我。大家可以捫心自問——面對家庭、學校和企業對我們的各種激勵,大家真的開心嗎?大家變得更有動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了嗎?
答案是沒有。
那在做事的過程中,如何才能找到內在動機呢?
作者在第二個問題當中給了我們回答:要想找到內在動機,就必須把握住三點,它們分別是自主、勝任、聯結。
所謂的自主,就是能有更多的選擇,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勝任,指的是自己有能力做的事。
聯結,則是外界對我們的支援和鼓勵。
只有當我們的所作所為,符合自主、勝任和聯結這三個要素的時候,我們才能獲得內在動機。
比如說,你在工作之餘,做了一門副業,這門副業給你帶來了超過工資的收入,而且你對這門副業也很感興趣,你的親朋好友中至少也有一兩個人支援你把這個副業變成主業,那你如果辭職專門做這件事,你就很可能能獲得內在動機,更有動力把這份工資做好。
相反,在公司裡面,儘管領導承諾會給你高額的年終獎,給你更多的晉升機會。可是,如果你無法從內心深處認可你的這份工作,你就會逐漸喪失對這份工作的熱情。久而久之,你的工作對你來說就會成為一個負擔。
當然,我們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自主、勝任和聯結,所以,內在動機的缺乏,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社會問題。尤其是自主,僅僅依靠一兩個人的推動,顯然是無法實現的。所以,作者在第三部分,提出了實現自主的四種方法。
首先,他認為,要想實現自主,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學會從他人的視角出發,促進自主。
比如,你是企業的領導,那麼,你現在要做的就是給予你的員工,更多的自主。如果每一個既得利益者,都能給予其他人更多的自主機會,這個社會的內在動機都會被調動起來。
其次,要想實現自主,還要我們找到個人的興趣點。
比如,同樣是減肥,A是害怕別人說自己胖,所以選擇減肥,B是因為覺得鍛鍊身體之後很舒暢,很痛快,所以選擇減肥。很顯然,能後者因為更熱愛這個行為,所以他堅持下去的可能性會更高,成功率也會更高。對於A,他在乎的是別人的眼光,而不是真的想減肥,所以他大機率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第三,實現自主,還要擺脫束縛,接納自我。
我們現在所處的大環境很複雜,整個社會都很浮躁——父母、領導、老師、愛人等等,總有其中一方會給我們施加壓力,總有人會試圖用各種手段控制我們,激勵我們。表面上看來,他們是為了我們好,可是,這種方法卻會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困擾。
所以,面對這樣的環境,我們在做事的時候,要儘可能地找一些人支援我們。人是情感的動物,也是社會性動物,有了支援,才會更有動力把事情做好。
此外,我們還要學會促進自身的發展,儘量把那些我們感興趣的、可以勝任,並且能獲得支援的事情給做好。你每做好一件事,你的內在動機就會更多一分。調節情緒、控制行為、接納自己,也能讓我們變得更加自主。
總的來說,這本書的觀點和方法,實用性都比較高。估計大家在聽完本期的共讀之後,都能學到很多新觀點、新知識和新方法。
我也相信,這本書對大家來說,來得非常及時。因為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樣,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也困惑過——我是不是越來越為別人而活著?我是不是變得越來越虛偽了?我是不是已經喪失了真實的自我了?
如果你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疑惑,這本書應該正好回答了你的問題。
祝願各位書友們,都能活成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內在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