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01

兒子八歲了,也做了八年留守兒童,玲玲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起初,兒子還小的時候,玲玲和老公商量,希望婆婆來他們打工的省城帶孩子,這樣兒子可以和父母在一起,不至於長年留守。

奈何,婆婆以住不習慣城市的樓房為由,果斷拒絕,絲毫沒有緩和的餘地。

所以,這些年,一直是公婆在老家農村帶著孩子,玲玲和老公逢年過節回去幾天,和兒子短暫團聚之後,又不得不踏上歸程,重新開始打工人的掙扎。

每次離開,兒子都跟著玲玲送到村口哭著不肯離去,兒子大哭叫媽媽,玲玲哽咽抽搐最後放聲痛哭著離開。

公婆都見證著自己兒媳和孫子生離痛苦的場面,卻從來不肯鬆口去城裡,甚至等兒媳走後,婆婆還在大街上跟左鄰右舍嚼舌根,說什麼玲玲每次走的時候都不懂事,惹得孩子跟她一起哭,二十好幾得人了,還這樣小孩子氣。

婆婆自己也是父母是孩子,她怎能不知道分離的痛苦?卻還是這樣不近人情地說三道四,她從來不去考慮兒子兒媳和孫子的感受,只要自己能長期待在農村老家安土重遷,至於其他人的想法都不重要。

02

後來,玲玲的小姑子結婚了,但是小姑子除了過年和坐月子的30天,幾乎從不回自己婆家,而是常年住在孃家。

玲玲的兒子上小學之前,玲玲和老公一直跟公婆商量,他們把房子買在省城,婆婆過來接送,這樣自己也可以輔導兒子作業時刻關注兒子成長。

婆婆依然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她說自己離不開生活了幾十年的農村,在沒有親朋故舊的城市裡生活就是煎熬,她一直考慮的是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心情,卻從來沒有想過兒子媳婦和孫子長期分離的痛苦和難受。

小姑子去隔壁縣城做生意,並在當地買了期房,三兩年後才能交房。

公婆開始慫恿兒子也在隔壁縣城買房,孩子也可以過去上學,兒子最後同意照辦。

就這樣,在新房交付之前,玲玲老公和小姑子在隔壁縣城租了一套房子,房租分攤,小姑子帶著兩個孩子和玲玲公婆兒子住在一起,平時公公出去打工,婆婆接送孩子上學,順便也照顧小姑子,而小姑子一邊忙著自己店鋪的生意一邊照顧著孩子,掙錢陪伴寶寶兩不誤。

每每看到小姑子一家團聚的場面,玲玲都滿腔怒火,其實她老公也一直有怨言,只是沒有說出來。

03

終於有一天,在和八歲的兒子溝通起了衝突之後,玲玲覺得兒子長期的留守生活心裡一定留下了陰影,並且兒子跟自己爸媽也不親近,凡事都以爺爺奶奶為重,這就徹底激怒了玲玲。

玲玲跟婆婆大吵一架,她說婆婆能和小姑子住到隔壁縣城,卻不肯來省城,完全就是婆婆不想來,公婆永遠以小姑子一家為重,根本不顧及玲玲一家三口的感受。

說到激動處,玲玲大呼婆婆的姓名,聞訊趕來的公公和婆婆聯手打了兒媳,而玲玲的老公始終蹲在地上嗚嗚大哭不發一言。

這件事過去之後,玲玲和老公回到省城打工,有半年時間沒有回婆家去,公婆也沒有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一副愛回不回的姿態。

臨近過年,加上老公的爺爺去世,公婆希望兒子把玲玲帶回來,這樣自己家在村裡也有臉面,他們最先想到的永遠是自己的感受和臉面,而不是家庭矛盾是否在根源上得到解決

餘怒未消的玲玲這一次堅決不肯妥協,她說問題解決不了就離婚,最後她沒有參加葬禮也沒有回婆家過年。

04

反而是公婆,還跟玲玲的母親打電話報喪,玲玲孃家人過來弔孝,公婆說玲玲不聽話,自己才會動手。

也就是玲玲的母親,性格比較綿軟,才能容忍自己的女兒被打後還讓人嚼舌根,換個厲害角色,不帶著人來婆家鬧事就不錯了,誰還會來參加你們的葬禮。

過年的時候,老公回到了隔壁縣城和兒子團聚,當然還有公婆和小姑子一家。

玲一個人在出租屋過年,除夕夜萬家團圓,玲玲孤身一人痛哭流涕,她生了個兒子,如今兒子跟自己也不親,這個結婚八年的家庭也始終把她當外人,到最後,她一無所有。

正月初二,玲玲去縣城準備帶著兒子回孃家,但是9歲的兒子不肯跟著媽媽走,老公也極力阻攔,這麼多年,媽媽只是兒子生活裡一個偶爾出現的角色,對兒子來說爺爺奶奶才是日夜陪伴自己生活必不可少的人。

或許老公看到事情幾無轉圜的餘地,也開始為離婚爭奪撫養權做準備了。

玲玲一個人哭著回了孃家,這次她發誓,問題不能根除就決不妥協,寧可離婚也不要繼續在這個沒有尊嚴的家庭苟延殘喘下去。

05

在很多地方,年輕夫妻遠去打工,兒童留守在家裡,為了掙錢,他們錯過孩子的童年和少年,以致於父母子女之間並沒有建立很好的感情基礎,孩子長大後的溝通和教育問題重重,甚至後患無窮。

既然沒有兩全的辦法,那麼,做為年輕媽媽,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抉擇才能把對彼此的傷害降到最低?

我個人其實一直主張,只要條件允許,儘量還是要把孩子待在身邊,所謂一家人,就要有一個家的樣子,彼此陪伴關懷,即使條件艱苦一點也無所謂。

畢竟,在這個世界上,父母子女之間永遠是血脈相連的至親,在一起,才能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基礎,日後的教育和溝通問題,也就容易一些。

誰不是從年輕時候過來的呢,像玲玲這樣,為了掙錢,把兒子徹底丟給公婆,八九年下來,錢沒有存下多少,反而永遠錯過了兒子的成長,也永遠失去了當媽媽的幸福。

玲玲家,有老公有公公上班,溫飽不是問題,簡單的小康生活也不是問題,陪伴和關愛孩子才是重中之重。

出和回報永遠是有比例的,不勞而獲的機率永遠是少之又少。

玲玲今天的困境,即使她有自己一萬個道理,卻也失去了丈夫和兒子的心。

提醒婚姻裡的女人呀,無論是一帆風順還是矛盾重重,我們始終不能放手的永遠是孩子和老公,有他們才有家,否則這個外姓的家庭與自己沒有絲毫關係。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除夕夜的陪伴和一個悲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