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你還記得《以家人之名》中的齊明月嗎? 那個老師眼裡的優等生,長輩眼裡的乖乖女。

但是她卻過得很壓抑,在學習上,齊明月必須按照媽媽的安排去做,向著媽媽安排的人生去努力;

在生活上,媽媽不斷地語言打壓齊明月,嫌棄她不會打扮自己,嫌棄她連點菜都不會。

就在媽媽的控制和言語貶損之下,齊明月習慣壓抑自己的需求,做事謹小慎微,自我價值感低,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後,一旦出問題,總是先怪罪到自己頭上。

其實這樣的壓抑個性,在現實中,比比皆是!我就是其中之一,從小不喜歡自己,也不自信,總是壓抑自己的感覺和需求,而想方設法滿足別人的期待。

以前不知道,這是怎麼了?就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以下簡稱《原生家庭》)一書中,我找到了原因:這一切都是源於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一書是由美國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演說家和作家蘇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合著的。

這本書的英文名是《TOXIC PARENTS》,直譯的話,叫做“有毒的父母”。因此,在書的前半部分,作者列舉了多種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包括:不稱職的父母、操控型的父母、酗酒型父母、身體虐待型父母、言語虐待型父母、性虐待型父母等。

書的後半部分,作者對於原生家庭造成的不同的性格缺陷,給出了具體的修補措施,比如原諒的陷阱、自我界定、觀念感受行為調查表、不再自我懲罰、打破就有的家庭模式等。

這本書,有別其他寫原生家庭系列圖書,最大的亮點是:書中用大量的鮮活案例,不僅告訴你為什麼,還告訴你怎麼辦,如何修補原生家庭帶來的性格缺陷。

下面,我將從自己的性格缺陷:習慣性壓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進行具體解析。

我們為什麼會習慣性壓抑自己?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中提到,孩子會因為別人的貶損受到傷害,而最容易帶來傷害的是父母的貶損,畢竟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父母就是整個世界。

父母如果說“你真蠢”,那你就是蠢的,如果父親說你“真沒用”,那你就一定沒用。孩子對無所不知的父母的評價,沒有絲毫的質疑,反而會內化它們。

負面評價的內化——變“你是”為“我是”,就形成了自卑心理的基礎。

我的父母不是書中那些殘酷的父母中的任何一類。相反,他們很愛孩子,我爸爸常年在外掙錢養家,全年午休,而且超級節儉,甚至現在還穿老式的解放鞋;我媽媽為了照顧我們姐弟三人,做了一輩子的家庭主婦。

他們都是很好的人,但卻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持續灌輸給我很多“你不重要”,“你不好”的信念。

比如:

父母時常告誡我:大人說話的時候,小孩子不能插嘴。在家裡,爸爸最常說的是: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麼?一旦有人誇獎我,雖然他們內心歡喜,但是會當著我的面,謙虛地否認,再說點我不好的地方。在平時交流中,一旦說了不適當的話,他們會立馬打斷我,嚴厲斥責我,於是我會立馬閉上嘴巴。有時候他們還會用嘲諷的方式,比如:你可真聰明。 那時候,我會分不清楚這是誇獎還是貶損。於是,我學會了閉嘴,只聽不說。

結果呢?

一旦別人問我意見,我說不出一句話來。

有一次,開車路過一個熟悉的地方,舅舅問我:要不要下去玩一下?我腦子空白,只說:我要問問我媽媽。

而我媽媽是個矛盾體,她有時候對我很有自信,但有時候又有各種擔心,覺得我不行。而這樣的心態也內化在我身上:我有時候自信,但更多的是自卑,覺得自己不好,不重要,任何人都比我強。

自此以後,我就養成不開口的習慣:在任何場合,不輕易發表言論。就算心理有想法,已經在心理演練了多次,也很難表達出來,這就是壓抑自我。

我不知道,我父母這樣的言語和行為習慣,是不是屬於《原生家庭》中的言語虐待父母,但是它的的確確給我帶來了傷害。

你父母是否也做過類似的行為呢?該怎麼辦呢?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練習,讓如何不再過得這麼壓抑?

自我界定——僅此1招,讓我先看到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原生家庭》一書中提到:我們應該在照顧好自己和關心他人的情感之間找到一種平衡。撇開父母(或其他人)的灌輸和影響,我們仍然可以自由地擁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為。

以前,我總是不把自己當回事,想著只要父母(別人)滿意就好。而自我界定,可以讓我先看到自己,明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自我界定的這個平衡點,是我自己的主動選擇,並非被逼無奈。對生活有選擇,就有了掌控感,我就可以開始重視自己,而不是壓抑自我了。

並且自我界定在某種程度上必須具備靈活性。

它是可以調節的,比如有時候,我們可以向父母或他人妥協,只要這是處於我們自己的主觀意願就行。

因此,自我界定的靈活性的前提條件是忠於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和想法。

在自我界定的過程中,有幾點需要注意:敢於明確自己的需求

由於從小的家庭環境,當面臨一個事情或者選擇的時候,我會很難說出自己的真實需求。因為在我的潛意識裡會考慮:自己的需求是否會不利於他人,或者顯得自私呢?

這樣的思維幾乎是自動化、下意識完成的。

結果,當然是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需求。

《原生家庭》中告訴了我:自我界定 不等於 自私自利。

用於表示自己的真實感受和需求,是重視自己,提升價值感的第一步。只要我們敢於發聲,我們對自己的感受也有了掌控感,不會壓抑自己了。

不抱有任何要求,做出非辯護性迴應

當我們開始敢於明確地表達我們的感受和需求的時候,一定會讓身邊的人不舒服,甚至會給我們一些負面的評價。

比如你的朋友向你借錢,但是你考慮到自己的經濟狀況和他的還款能力,而拒絕了他,那他很可能會抱怨你,貶損你,甚至會跟你斷絕關係。

面對這樣的負面評價和貶低,我們該怎麼辦呢?

《原生家庭》作者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工具:非辯護性迴應。非辯護就是不為任何東西迴應、解釋或者道歉,你沒有任何要求。

書中給我們提供了一些非辯護性迴應的應用:

噢?我明白了!這樣啊。你當然有權利堅持你的意見。很遺憾,你不贊同這一點。讓我想想。很抱歉讓你傷心了。

因此,針對上面朋友的抱怨和貶損,你不用做任何解釋和說服,你只需要說:噢,這樣啊,很遺憾,我不能借錢給你。over!

如果還是沒有勇氣時,不要說“我不能”,而說“我還沒有”

對於長期壓抑自我的人來說,自我界定的練習是不容易的。可能會打退堂鼓:我還是不能拒絕別人或者我還是不敢說出來。

當這個時候來臨,我們可以改變句式:把“我不能”,改為”我還沒有“。

“我不能違背父母的要求”改為“我還沒有違背過父母的要求”,這樣是不是不一樣?

“我不能”意味著沒有了選擇的餘地,我們就會失去掌控感,無力感隨之而來,然後下意識地再次忽略自己。

而“我還沒有”,代表自己還有選擇。

《原生家庭》中提到:選擇是自我界定的關鍵。權衡各種選擇後自覺還無法抗爭而投降,與因為絕望而自動放棄妥協,這二者之間有巨大的差異。

自我界定的過程和思維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持續練習才行。

只有在與父母,與另一半,與朋友的各種關係中長期的練習之後,我們才能擺脫壓抑自我的習慣,讓自己主動做出選擇,放過自己,跳出忽視自己的陷阱,更好地掌控生活。

結語

原生家庭是我們無法選擇的,父母的教養模式,我們也很難去改變,但我們可以做到看到自己、愛自己。

只要我們努力練習自我界定,把自己的需求勇敢地表達出來,用辯護性迴應應對那些負面的評價,讓自己時刻處於有選擇的自我暗示中,我們一定可以修補壓抑自我的壞習慣。

當我們看見自己,愛自己,讓自己處於優先級別,我們的人生就會愈加輕鬆自在、光彩奪目。

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為什麼有的夫妻相敬如賓,而有的吵鬧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