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很多人為什麼學了很多知識,技巧,套路,模式,卻苦苦無法落地。

為什麼?

因為他學的越多,發現自己的困惑越多,擔憂越多,憂慮越多,不確定越多,害怕失去的就越多。

這個社會中的現實就是這麼的“扯淡”,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人總是小心翼翼;

而那些膽大心不細的莽夫,卻往往光腳不怕穿鞋,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業。

這或許也是你看到很多身邊社會中,文化不高的初中生老闆管理許多博士、碩士下屬的陰陽平衡之道吧。

古人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人價值不同,三人行必有我師。

強中有弱,弱中有強,長得壯不代表會打架,學歷高不一定會做生意,小學生不一定賺不到錢。

等一下,學歷高的同學說…我為啥要做生意?我學了幾十年的高階知識,絕不是為了用來做生意的。

其實,孔子老先生三人行必有我師,後面還有一句話,常常被人忽略了,那就是: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學習本身沒有錯,學習的本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可以“為自己所用”。

每個人條件不同,不能為自己所用的知識,學的越多,自己就會越困惑,鑽到牛角尖裡出不來。

人性決定了每個人都是思維動物。

做任何事之前都首先要確立一個“理由”,就是我為什麼要這麼做,要達到什麼目的?

如果沒有內心裡這個“理由”,就會像一隻無頭蒼蠅,沒有方向,啥事也做不好。

這個理由和目的就是“果導因”的那個“結果。”

舉例:新年剛過,很多人往往發現自己辛辛苦苦,忙碌一年啥也沒落下,票子存款也沒幾個,更不要提房子和車子了。

假如,現在你就設定一個今年必須完成的目標,比如,2021年底前,不借錢全款買一輛價值二三十萬的汽車。

你就會發現,年底之前你自己會有各種辦法去實現這個“結果”,即便你現在的每月工資收入只有幾千元。

再舉例,你想今年減肥30斤,只給自己換上一個“不減三十斤誓不換頭像”的圖片是沒用的,只有內心決定年底前必須實現的目標,才能真正做到。

設定了結果,如何落地實現呢?

經常有大佬說,細節是魔鬼,有了目標這個已知的預置結果,剩下就是來返回來倒推未知的過程。

還是以買車為例,每月至少就要收入2--3萬,再細分就是每週收入要至少7000--8000元。

有可能實現嗎?

逆向思維沒啥神秘的地方,只是比他人多方位,多維度思考問題的各種條件和可能。

社會中哪個行業和工作有機會實現這個目標?

外賣、跑腿、快遞、網約車、擺個小攤夜市、兼職打工、搞自媒體、兼職網路賺錢……?

羅列出來,恐怕不下千萬種方法,從中找到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去試著做。

不能達成自己目標的事就捨棄,有機會達成目標的事就最佳化、完善、修正、擴大規模繼續去試,可行,就玩命去做就OK了。

具體案例就不舉例了,因為現實中,不管線上線下做到的人實在太多了。

只說這個逆向思維的原理,畢竟掌握了事物原理,後面的行動就簡單多了。

當你頭腦中的目標和預期結果已經鎖定,每天按照既定計劃完成每一個簡單步驟和流程,結果就自然是板上釘釘的的事了。

你需要做的,只不過是像導彈一樣精確鎖定目標軌跡,和大方向不偏離。

中間不用害怕犯錯誤,導彈就是目標追尋機制。

在擊中目標之前會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方向和速度,即使多次錯過目標也不要緊,馬上調轉方向,加以糾正,再次向目標衝擊,直至擊中目標。

一旦你內心中目標已定,就會像導彈一樣自發地鎖定目標去工作做事。

以結果為導向,就是不能“等”,等有了周全計劃再行動。

愛默生說:任何事,只要你開始付諸行動,就會馬上獲取力量。

想,永遠都沒有用;只有去“幹”。

任何事一旦開始“幹”就會馬上一分為二,出現對立、矛盾、好壞、利弊……

不管是什麼,都會隨後出現相應的結果。

不好的結果是經驗,好的結果就是精彩!

這或許就是《道德經》中提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理吧。

“幹”一次,遠勝過“想”一萬次。

2021年拿出點自己的【牛脾氣】,死犟死犟的去鎖定自己的目標。

像一顆精確制導的導彈一樣,玩命去追尋目標。

即使遇到無數阻礙,犯再多錯誤,也要不斷調整、修正、完善路線……

變化的是方法,不變的是目標!

最終一定會完成最初設定的——擊中目標。

牛羊成群,順向思維,方法不變目標萬變;

猛獸獨行,逆向思維,目標不變方法萬變!

逆向思維就是先鎖定目標,倒推完善、完成,過程中所需的各種條件。

不做只會得到原來的結果,舒服的,依然舒服,難的,會一直難下去。

玩玩只會得到玩玩的結果,下定決心,九頭牛也拉不回來,自然有機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如果不需要投資,只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邊際成本為零去試試,你又會失去什麼呢?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婆婆要老公打電話給我爸媽,說我在陪酒,我該離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