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都是充滿溫暖的,可是不幸的家又存在什麼問題呢?怎麼讓不幸轉化呢?我國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寫的一本書《為何家會傷人》,為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
作者透過三個方面讓讀者瞭解家庭傷人的根源,同時讓讀者明白自己在家庭中應該如何改善或避免一些傷人的問題。
一、把夫妻關係放在第一位,是營造健康家庭的重要基礎。注重和理解彼此的感受是夫妻和諧的保證。不要把愛人當成愛的工具,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對方,要以對方的感受為重,不瞎揣測、不隨意評價、不亂出主意,珍惜彼此的感情,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而是理解和交流感受的地方。我的一個朋友向我吐槽,她天天繞著孩子轉,而丈夫在外面工作,偶爾回家看看,發現孩子的成績單不理想,只會埋怨說:“你怎麼帶孩子的呢?”這個丈夫把孩子放在了第一位,只在乎自己對孩子的緊張,沒有體會妻子的感受。妻子不理不答,久而久之,夫妻感情就淡了,家庭不和諧,每個人在家中都不愉快。
二、學會接受分離,是避免多種家庭問題的前提。 分離是生命中永恆的主題,分離雖然痛苦,但是每一次的分離都是一次成長,也是為了更好地迎接人生新的挑戰,父母要在親子關係中平衡好愛與自由,讓孩子學會成熟的分離模式,既愛家,又愛獨立。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要學會先半扶半放,然後完全放手。學會適時放手,對孩子和自己都是很好的成長。
三、父母的焦慮會給孩子帶來難以想像的後果。父母把焦慮轉嫁給孩子後會產生的不良後果。孩子非常看重父母的感受,所以會情不自禁地做一些事情來討父母的歡心,如果父母利用孩子這個特點來控制他們,把自己的心理需求讓孩子去實現,就會加劇孩子的學習壓力,侵犯孩子的個人空間,令孩子形成外在的評價系統,一輩子都活在他人的評價之中,不但失去自我,壓力和焦慮也會越來越嚴重,甚至走向極端。
如果父母把自己放低,把自己的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相處,孩子在你面前會有話必說,這樣,父母就沒什麼好焦慮的。
要解決家庭傷人問題,唯一辦法是用真愛阻斷中國式問題家庭的宿命輪迴。任何一種帶有心靈感應的愛,都可以讓沉寂的感受重新活過來,要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覺,在愛中全身心投入地去愛,選擇結婚物件時,把愛情放在第一位,出現問題的時候要反思自我,向戀人敞開心扉,以求獲得拯救和重生,必要時還可以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如果你已為人父母,請務必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感知,看到孩子的生命活力,不要想方設法地控制和限制孩子,愛與自由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好的家庭模式會代代傳承下去。
總的來說,家之所以傷人,是因為家庭中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以及父母自身關係出現問題,家庭成員之間不知不覺互相傷害。這種傷害,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全程投入愛,夫妻之愛,是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要以對方的感受為重,學會感恩。親子之愛是互相尊重,學會信任。父母之愛是做好榜樣,學會放手。家是講愛的地方,學會用真實的愛營造一個寬鬆的家庭氛圍,讓家中每個人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