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第一篇文章,我們打算好好談談成長這件事。
成年人的成長往往比青少年小孩子要更為艱難,因為小孩子只需要展望未來即可,成年人卻需要至少做三件事:斬斷過去,理清當下,展望未來。
今天給大家準備了4個小故事,都是讀者朋友的真實投稿,這些故事基本都和原生家庭,父母關係,工作生活有關係。
湊巧的是這些故事的主角都是女孩,相信我,我們並非刻意如此,只是這種問題總是女孩投稿居多。
第一個故事,是從小到大都受父母的打壓,活的異常壓抑,但畢業後仍然選擇回家,繼續供養家裡的故事。
來自讀者朋友“做個好老師”的提問:
奶爸,打擾了,有件事很想請教你。
我父母是小縣城的小商販,畢業後我在家附近當了老師,自從工作後我就沒有向家裡要過一分錢,而我每個月也固定給家裡寄錢,平時有什麼需要買的我都幫家裡買,因為學校有宿舍住,我基本不回家,我也不想回家,從小我爸媽對我的教育就是,你是長女,必須要為家庭負責。
我真的很不喜歡這個家,家給我的感覺太壓抑了,我奶奶和媽媽關係不好,一回家就因為小事吵架,昨天我才回家第一天,就因為我媽安排我去做的事情,我奶奶自作主張做完了,沒做好,吵的很厲害。
我的弟弟,除了向我要錢,不會主動找我。
我的高中妹妹因為電信詐騙被騙了3萬,因為她能直接用到我媽的錢,我媽卻邊哭邊要求我去安慰她,說怕她被我爸罵了想不開,不要影響到高考,我真的很崩潰,我的壓力也很大,那天我也因為工作的事很煩,我是一名全日制小學的民辦老師,我的工作時間都超過12小時,每個人都要求我要為家裡分擔,卻沒在意過我情緒。
以前的事我就不提了,各種偏心,我睡眠淺,有焦慮症,神經衰弱,我在家裡睡覺,我弟就在隔壁玩手機,樓下也有房間,但我不想呆家裡,我的學校很近,住宿環境也很好,什麼都有,我提出想回學校睡覺,吃飯我會回來做飯那些,我媽他們就以我不孝順威脅我,“出去了就別回來。”各種威脅。
上面這個案例,表面看解決方法非常簡單。
既然知道自己從小到大活的這麼痛苦,那麼畢業了就不該還在家附近當老師。
痛苦的根源就在你身邊,卻不想著切斷和遠離,還能有什麼別的辦法呢?
但是真的不回家,不在家裡住就可以徹底避免這種情況嗎?我們看第二個故事。
第二個故事,是成年的閨女獨立自強,在大城市工作,但仍然只要有錢了就儘量給家裡,只是她根本得不到預期的關心和尊重,反而經常捱罵很心酸的故事。
來自讀者朋友“學會愛自己”的提問:
奶爸,我已經畢業三年了,家裡有四個孩子,有個姐姐結婚了,還有個哥哥和弟弟都沒有結婚,目前也就只有一套貸款的婚房。
我家裡就我一個讀了大學,我爸覺得大學生出來就能賺很多錢,而且我也就是個三本畢業的,我前兩年做的外貿除了自己花的基本上全給家裡了大概五萬這樣。
我爸說了只要我還沒出嫁就得每一分錢都給家裡,因為家裡實在困難,哥哥弟弟都沒有結婚,而且他們也賺不到錢,十月一號回去給了我爸四千,被我爸罵了一頓,說我一年了才給四千,但是我在三月份那會我爸打電話給我說沒錢了讓我能給多少給多少,我給了五千,那會我只有八千在上海。
關鍵我每次回家我爸就旁敲側擊地讓我給家裡錢,但是他們基本上沒怎麼主動給我打過電話關心關心我,做外貿銷售壓力也大,家裡又不關心我還跟我要錢,我真的會經常壓力大自己哭。
有時候自己身上沒多少錢都不敢輕易換工作,最近有家公司找我,機會還可以,但是我上次回家我爸還說讓我過年回去再給他一萬,我真的很心累,上次我爸還說以後我要是出嫁不要帶一分錢去別人家,我姐那會結婚也是沒有嫁妝,身上就不到一千塊。
這些女孩給家裡錢的動機千奇百怪,最常見的是報恩和幫助家裡。
即便不用報恩和扶持家裡的,也會被父母以幫忙存錢結婚後再給的理由要走,我們來看第三個故事。
來自讀者朋友“瓜瓜子”的提問:
她們婚後真的會得到這些錢嗎?我們看第四個故事。
可見顯然是不能的。
我們常說一句話,女性獨立的基礎是經濟獨立。
可上面故事裡的所有女性都已經經濟獨立了,為什麼還是這樣呢?
經濟獨立才是人格獨立的基礎?
錯了。
意識獨立才是人格獨立的基礎。
相當多數的大學畢業生,很多人會遇到一定程度上的人身操縱和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
閉目等死,聽家裡安排。
因為他們意識裡,獨自生活,完全靠自己,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在大學多爽,學費家裡人交,宿舍學校安排,每個月定期打錢,不愁吃,不愁穿。
畢業了一個人獨居就很難,要工作賺錢養活自己,要按時吃飯,沒有朋友,缺少社交,要作息規律,要注意不生病,要照顧自己的生活。
但是這些說白了能有多難呢?
畢業了找份工作,哪怕去麥當勞兼職,也不是很難吧。
出來租房,找朋友借錢,哪怕是刷信用卡,脫離家裡的管控,也不是很難吧。
事是死的,人是活的。
如果你意識上不能獨立,那麼不管你家裡有多少錢,你自己有多少錢,你都註定逃不開父母的管控。
因為在你心裡,獨自生活就不是一件可能的事情。
當你認為這件事不可能時候,不論你多有錢,你都會找到N個藉口,
當你認為這件事是可以解決的問題時候,不論你多沒錢,你都會找到很多方法常識。
而當獨立生活這個難題被解決以後,想要獲得「獨立情感」這件事,可能更加困難。
獨立情感指的是,不奢求父母的關心,不奢求父母的愛,自己愛自己,自己對自己的情感上,自給自足。
這真的很難很難。
上面的4位女生,哪位都是獨立生活的能手,但在情感和意識上,還是不獨立。
她們要麼被道德感綁架,想要孝的感天動地,
要麼極度地渴望父母的關心,以及最重要的——認可。
很多人給我投稿都會發出這個提問:
哪有父母不愛自己孩子的。
你們說對了,真的有父母不愛自己孩子的。
這是一個很殘忍的現實,但我們又不得不去承認它:
就是有大量的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
最起碼從上面的4個案例來看,她們的父母都不愛自己的女兒。
坦然地接受父母不愛自己的這個事實,放棄無謂的努力,才有可能迎來新生。
不要妄圖去和父母和解,去建立什麼親密的家庭氛圍,去和父母互相理解,其實你沒經歷過父母那個時代,並不能真正理解父母,何必奢求父母理解自己,別折騰父母了。
你有大量的時間精力用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上。
去和自己的工作,生活,學習和解,變得親密無間,去愛它們,它們會給你很好的回報的。
做好這樣的心理狀態,你就能把父母當客戶一樣處理,技巧全都用上。
裝慘,哭窮,沒錢,逢年過節發點紅包買點禮物,並且反覆強調不容易,自己節衣縮食,記住父母的好才買下來的。對身邊的哥哥弟弟妹妹,就是溫柔的鼓勵,語言的支援,但實際上不給錢,不能讓他們吸血。
意識獨立,才是人格獨立的基礎,繼而才有可能經濟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