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一部份人父母本身就是有職權的人,子女的工作一畢業就可以落實了,還有一些做企業的人孩子畢業之所以要擠進體制內,是因為體制內相對穩定。倘若孩子不習慣呆在體制內,只要一出來立馬可以接手家族企業,照樣就業。
迷茫的這一部份,就是父母不給力,自己不知何去何從造成的。從古到今祖蔭很重要,我們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父母輩留下了住房,吃穿,到自己會掙錢要過十七八年。這十七八年靠的就是祖蔭,父母贍養。父母的經濟條件好,學歷高,能力強,孩子在這樣的環境裡面,相對來說成長更快,懂事更多,知識面更廣,待有接物也更適當。反之,父母經濟條件不好,孩子也是吃不飽,穿不暖,結局很糟糕,書念不好,學業沒有,最後長大混在社會最底層。
當然,不管什麼樣的出身,自己都選不了。是父母替你選的,出生在權貴之家,是你的福份,沒有出生在權貴和富豪之家,古稱是你的命。但是,不管什麼出身,人生還得持續,還得繼續,對吧?這種持續和繼續除非死了,要不然不能終止,所以就必須對人生進行一個合理的規劃,不然永無出頭之日。
努力的人在大學裡就開始創業的,比如說大疆無人機的創始人。不努力的人,畢業了就意味著失業了。所以,人年輕的時候確定一個目標是多麼的重要。
會有人說:我畢業了才找工作,讀大學就好好唸書。這也沒什麼不對。但是如果你無心從政的話,就要提前為人生布局。家裡有礦的不著急,父母是公職人員的不著急,父母是農村人的就該著急了,因為你沒有背景,你只有背影,笨鳥先飛才是硬道理。
大學生畢業後二三年,找個工作單位實習一下,算是進入社會的一個跳板。但是,如果這份工作收入很低,升職很慢,畢業後二三年就該去創業了,因為只有創業才能改變你未來的人生走向。打工不可能打一輩子,企業裡的任何職務,老闆可以給予任何人,沒有人可能霸佔一個職麼一輩子。
進入體制內是一種活法,但是要看你能不能熬。體制內的薪酬待遇也並不是很高,而且要從小職員熬起。倘若家裡有礦,不缺錢可以在公職單位熬著,一年又一年然後漸漸上升,熬個十年八年也可能會成為某個部門的一把手。這條線,叫做從政路線,前提條件是家裡真的不差錢,不需要為買房結婚,買車等事情操心。
普通人的路線,多數應該是這樣的:畢業後找到一家可以實習的公司。這家公司可能待遇並不是很好,因為招用工大學生的企業開不了多高的工資,另外就是大學生沒有社會經驗,沒有社會經驗的大學生工資不會高。在這樣的公司呆上半年或者一年,跳槽到同行業待遇比較好的公司,然後奮鬥個一到三年做到部門經理,主管,中層的職務。因為公司不是自己家的,所以許多管理崗位到了中層後就不可能再上升了,老闆需要的是自己人,而不是外人。走到這一步,基本上就是在積累時間,經濟,人脈,等著有一天離職自己創業。
創業,創業乾的其實還是老本行。只不過是把老東家的一些客戶和資源帶走,自己以更低的價格,更好的服務搶地盤罷了。雖說這樣做老東家會很不高興,但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因為你呆在老東家的企業裡面,已經不可能升職,加薪,更不可能有所建樹。最終你就只能創業。
關於創業,好的公司我們可能會呆一輩子,打工。開心地打工,一直幹到退休。不好的公司,沒有五險一金,你替老闆打一輩子的工,最後到50歲你失業時你一無所有。所以為了避免你老了沒有任何收入,最佳的方案是在30-40歲之間就該創業,有自己的公司,等你老了有人替你打工,你自己也可以透過公司的投資收穫養老錢,得以安享晚年。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