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導語:

很多老人傾盡畢生心血把子女養大,不求大富大貴,只希望自己以後老了有個親人陪伴,本以為自己把子女養大就算功德圓滿,接下來的時間就可以安享晚年,但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發現,很多老人其實年紀已經很大了,卻還是習慣性為子女考慮,畢竟子女就是自己的寶貝疙瘩,總是不捨得讓孩子們受到委屈,遇到懂得感恩的子女倒也還好,不至於竹籃打水一場空,但遇到那些自私的子女,總是把父母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那麼老人的晚年生活就不好過了。

按照情感方面來說,父母的房子,我們子女沒有出錢也沒有出力,所以父母的房子完全是父母的財產,他們想怎麼分配,完全看他們自己,即使父母一毛都不給,子女也不會有怨言,但就有這樣的子女,總覺得父母的就該是自己的,如果侵犯了他的利益,不惜和父母翻臉。

老家王奶奶就是這樣的可憐人,花自己的錢養老,從不麻煩子女,等她想要賣房子的時候,三個子女都回來阻攔,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一起往下看。

82歲王奶奶的自述:

我的老伴兒幾年前因病去世了,留下我和三個孩子相依為命,以前老伴在的時候,逢年過節都是我們倆搭夥過節,可老伴兒去世後,我的三個子女也相繼有了事業和家庭,他們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我的二兒子在本市區,但也就逢年過節回家,小兒子遠在他鄉工作,幾年春節都沒回過家,大女兒每次初二過來,初四就走,總歸是長大了,一家人的心在已經聚不到一起。

我的家庭並不是很富裕,年輕的時候從事鐵路有關的工作,現在才有幾千塊錢的退休金,我現在也就是靠著這筆退休金再生活,我們家唯一值錢的,就是當初花了三萬買的房子,這房子位置好,加上附近很多商場帶動了經濟,房價也漲到了一百多萬,不過這棟房子是我和老伴的回憶,我也沒想過賣掉。

只是一個人生活的久了,總會感覺到孤獨,這房子不大,陳設還跟老伴兒在世的時候一樣,只是房間少了一個人,總覺得空落落的。其實我的內心是非常期待子女常回家看望我的,但這麼多年來,我始終都喜歡為子女們考慮,知道他們工作很忙,壓力也大,從不打電話催他們回來看望,主要是不想給他們帶來負擔,還有一點是覺得強扭的瓜不甜,他們想來看望就會自覺,不想看望我說多了,反而招人嫌。

只是沒想到我這三個子女沒有一個是自覺的,這麼多年來,沒有一個子女願意把我接過去散散心,只留我一個老太太暗自悲傷。

很多時候小兒子會給我打電話說:“媽,我離你實在太遠了,你讓大姐和大哥常回家看望你,我這是沒辦法孝順,他們就在您跟前,坐個車半個小時就到了,總是能陪陪你的。您也不要不好意思開口說,當初您把我們養這麼大,如今我們照顧你是應該的”

漂亮話誰都會說,但真正做起來卻非常的難,這麼多年來,我早已習慣為子女考慮,把自己的事情永遠放在第二位,突然讓我不體諒孩子,這個習慣恐怕一時間不好改,我想來想去,還是不想麻煩子女,他們都有自己的家庭,自顧自都來不及,要是多我一個老太太,不是雪上加霜麼?但我下了一個決定,就是把房子賣了,自己住養老院,起碼吃住不愁,還有護工照顧我,總比一個人呆在這房子裡孤獨要好。

我把這個想法首先告訴了大女兒,她並沒有什麼意見,只說這不是件小事,讓我跟兩個弟弟說一聲。當我告知兩個兒子的時候,他們兩個人的立場很堅決:“好好的房子賣了幹什麼?你都這個年紀了,就住在裡面最省事兒,別折騰了。”

子女不幫忙,我只好拖著衰老的身體去打聽賣房的事情,本以為這房子是我和老伴買的,如今老伴兒已經駕鶴西去,這個房子肯定是我的,誰知一打聽才知道,想要賣房,還必須經過孩子的同意,這事兒本不想麻煩子女,可我找相關人員確認了幾遍,發現必須要這麼做,只好給三個孩子打電話,讓他們回來一趟。

大女兒態度一直很明確,這房子全交給我處置她沒意見,可兩個兒子卻不同意,導致一大家子人聲音越來越大,後來大女兒也生氣了,說如果這房子不讓媽處理,那這房子必須也有她的一份兒。

我沒想到,我這一生一直都在為子女考慮,甚至為了不麻煩子女,從來不讓他們履行贍養的義務,怎麼到了利益面前想要自己做主,賣個房都這麼困難呢?更何況這個房子他們三個沒有出一毛錢,怎麼就要他們開口決斷了?

可小兒子卻說:“這周圍的設施還在建設,到時候房價肯定漲的更猛,你卻在這個時候要賣出去,要不你再等幾年,說不定到時候還能賣個更好的價錢,你也能住更好的養老院!”

我哪裡不懂他們那點小九九,無非是想等幾年房子升值了,我還不一定還在世,這房子不就被他們分了?我見講道理也說不動他們,就說道:“不賣房子也行,要麼你們一個月給我生活費,我自己直接住養老院,這房子留著你們自己看著吧!”

我本來並不想和子女撕破臉,我都這個歲數了,跟孩子們鬧翻真的不值當,可看著他們如此狠心,我真的忍無可忍,當我把這番話說出來的時候,沒有一個孩子站出來說願意出這筆養老院的費用,我當時氣的不行,直接揚言你們要是兩頭都要佔著,那我只好去找法律幫我了!

大兒子先開口:“你一個當媽的,把我們幾個孩子告了,這說出去不丟死人了!”

小兒子也說:“這不是還沒開始商量嗎?再等一段時間,我們幾個商量著來。”

也許是看我態度強硬,幾個孩子沒辦法,最後決定三個人平分生活費讓我住養老院,而那個房子也空了下來。

我總覺得等我百年以後,他們會大吵一架分房產,沒想到親生的子女,在遇到金錢的誘惑,也是如此不堪一擊,他們覺得房子重要,而我卻覺得親人重要,這或許就是當媽和當子女的不同之處吧!

總結:

王奶奶的案例令人譁然,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即使是再愛的夫妻,再親近的子女,遇到了利益,似乎誰也無法抵擋誘惑,王奶奶的三個子女完全不顧養育之恩,只想追求自己的利益,不想讓自己吃虧,最終雖然獲得了金錢,卻失去了親情。當自己的孩子看到父母如此對待長輩,是否會有樣學樣,變得如此冷漠無情呢?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這句老古話也是有道理的。

再說王奶奶房子的這回事兒,也讓老人們有了一個警醒,如果夫妻之間有一處房產,那麼最好事先立好遺囑指定這個房子最後給誰,以免發生愛人離世,子女不孝順糾纏不清的情況,如果當初王奶奶的老伴是先立好遺囑,那麼這棟房子就只屬於王奶奶一個人,她想怎麼處理都可以,而不是還要看子女的臉色,這個道理您學會了嗎?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為什麼一個人會突然不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