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件了嗎?我認識一個人,感覺跟你很合適誒。”相信當你看到這句話時,肯定是會心一笑,因為在這個春節假期裡,這樣的話你沒少聽到。
本想今年“原地過年”的政策可以讓我們這些單身男女喘一口氣,但現實總是能給我們當頭一棒。
春節假期前兩週,我們釋出了文章 《不用回家過年的年輕人,鬆了一口氣》 。文中寫到小 A 同事鬆了一口氣的原因就是: 不用回家面對七大姑八大姨安排的相親。但她還是太天真。父母為她安排了“線上相親”,不斷推薦男孩子給她……
不管回家還是在原地過年,“相親”總是我們逃不開的話題。從實際情況來看,一個人從 25 歲開始,基本就要開始被周圍各種“關心”自己的人介紹物件了。
via.《俗女養成記》
事實也的確如此,根據民政部的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的單身成年人口已經超過 2 億,數量已經超過了俄羅斯和英國的人口總和。單從 90 後的資料來看,近七成的單身 90 後戀愛經歷不足兩次,其中有兩成還是“母胎 solo”。
年輕的單身群體數量龐大,所以,相親也就成了生活中的一個常態,躲都躲不掉。有一千對兒處於婚戀焦慮的男女(或者他們爸媽),就有一千個相親的故事。
單向會員群中的熱心讀者也為我們講了一些他們相親路上的故事。
· · ·
@豆本豆
25 歲那年,剛畢業不久!家裡安排了第一次相親,非常傳統的相親方式,跟介紹人(女孩阿姨和我舅舅)一起去女孩家裡。
到女孩家裡後,大家坐著聊天,長輩也在場,感覺像是面試,手放哪都覺得不合適,小心翼翼地回答著每個問題,氣氛可想而知的尷尬。
中途,女孩的媽媽熱情地煮了餃子給我們吃,沒錯,是香菜餃子,每一個餃子我都是不嚼就直接吞進去的,因為我平時很討厭香菜,我又不好拒絕什麼,一邊用生命在吃,一邊說:阿姨,您這餃子味道挺好!最後,終於扛完大概兩小時的相親之旅!
@路人乙
在拒絕相親這條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上上個月,姑媽一定要給我介紹物件。在我明確拒絕之下,還是一定要給我介紹一下。我把我姑媽的電話拉黑了,然後世界清靜了。最大的心態,不是反對相親。而是我很反感大人很強制,很強迫地介入我的生活,這點令我很不舒服。
via.《年齡差婚姻》
@挺好
8 月份大學畢業,被抓去相親,現在和對方成為了好朋友。我現在覺得相親也是一個認識理解世界好方式。兩個陌生人坐下來聊天,然後互相瞭解,然後成為朋友。
@天生
相親的經歷讓我想起了《why Love hurts》這本書,這本書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了,為什麼現代人總是在愛情中受傷。她分析到,這是現代化一種難以避免的結果。在進入到資本主義社會之後(作者是法國人),不僅我們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化了,我們的精神世界也在慢慢地被資本主義改變著。
我們看一個人的時候會把他的各項屬性量化,從而衡量夠不夠自己的擇偶門檻——與此同時我們也在被人量化著,評判著,因此我們感到焦慮。
戲劇化的相親經歷,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有時甚至會更加魔幻。魔幻現實甚至是大多數年輕人拒絕相親的主要原因。
有調查顯示,近 70% 的單身人士明確表示排斥家人安排的相親,傳統婚戀觀已經不能夠滿足當代年輕人對愛情以及婚姻的渴望。
當然這並不是說“相親”完全不可能成就出一段美滿姻緣,只不過現在年輕人的相親更加理性、明智,考慮到的事情並不僅限於物質上,反而更加註重精神和價值觀上的契合。
via.《麥秋》
有人說“成功的相親可以讓雙方利益最大化。”的確,在快速消費的時代,我們很難有精力、有耐心去養成一段親密關係。所以我們更熱衷去追求“修成正果”,卻忽視了其實“正果”並非只有婚姻一種狀態。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出版社: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出品方: 磨鐵·大魚讀品
· · ·
《正果與它們的產地》
吳曉樂
收錄於《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一九九四年,《紐約客》做了一項民調:生下一位功成名就、有交心伴侶及子嗣的同性戀;抑或生下一位未婚,或婚姻失敗而沒有子嗣的異性戀?有三分之二的父母選擇了後者。時隔二十餘年,我倒是很想知道,若再執行一場民調:擁有一位註定未婚、卻始終自得其樂的小孩;或是在婚姻中飽受苦痛、糾扯,但終其一生均保持已婚身份的小孩?
人們要做出怎樣的選擇?
暌違十多年,曾以《折翼天使》《中性》等作驚豔文壇的傑弗裡· 尤金尼德斯,推出了《婚變》,書中談及一個概念:“在人生成敗繫於婚姻,婚姻的幸福取決於金錢的年代,小說家有書寫的題材。小說與結婚情節一起達到巔峰。一九〇〇年之後,再也沒有結婚情節了。”此言不假,婚姻曾經是小說的靈藥,作家只要覆下這張牌,便能寫意地收掉所有回合。曾幾何時,我們匆然來至一個紀元,婚姻再也不是人生的靈藥,從前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今則不然,與子成說之後,死生契闊的大場面才正要波濤上演。
我的大腦內,儲藏著許多畫面與影片。“恐婚”的欄位底下,有一幕是:一滴血,從愛波的雙腳間,啪的一聲砸到地面。那是電影《革命之路》的尾聲。女主角愛波佇立落地窗前,臉上的表情冰冷且迷離。愛波站在一個困難的習題之前:在婚姻裡,一個人應該退得有多後面。愛波寫下了答案,而她的答案即將把許多事都拽往毀滅的方向。愛波本來不是這種女孩,毀滅這種嚴肅的命運也不應造訪浪漫的愛波。但愛波嫁給法蘭克,一九〇〇年之後,我們開始正視,一生一世、永不分離的美麗與哀愁。
via.《革命之路》
婚前,愛波決定愛上法蘭克的原因無非是:他們都以為自己很特別。婚後,際遇上的落差,讓兩人先後認識到,自己沒能活成原先承諾的模樣。法蘭克很快地原諒自己, 愛波無法原諒法蘭克對自己的原諒。巴黎,絕望的愛波想起兩人熱戀時的應許之地。只要離開美國,前往巴黎,他們會再度成為一對新人,婚姻與愛情,也將在花都里昂然復興。最後巴黎沒去成。愛波崩潰了,她鑽進樹林裡,逗留到很晚。翌日,法蘭克要上班時,愛波在廚房裡做早餐。愛波聲調溫柔,耐心傾聽法蘭克分享工作和升遷。法蘭克愉快地結束了早餐,懷抱著一種不切實際的夢幻心情去上班;與此同時,愛波打算為了巴黎,再果敢一次。至於她的感覺,曾幾何時,已經不再重要了。
《革命之路》深入刻畫闔門之後的婚姻。為了百年好合,人如何訓練自己麻木,然後,更勝於藍地,對自己的麻木麻木。很多人錯把婚禮與婚姻解為相近詞,以為自己嚮往的是婚姻,實則是婚禮。婚禮是門闔之前,是光天化日下相互承諾,是愛;婚姻是門闔之後,是密室裡承諾的總檢討,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電影最割心的一幕,並不是愛波與法蘭克互相以尖刻的言語攻擊對方,而是在經受一連串的辜負與冷漠後,愛波仍有那顆心,笑著給法蘭克做早餐。這是婚姻的日常,非常不日常,此即驚悚之處。
沒有感覺,我常暗自模擬,這到底是多深邃的感覺。
我們太習慣憧憬“我們”了,好像人跟人放在一起,如同把幼貓、雛鸚團在一塊,浮想的畫面多是一片美德。實則不然,世事多為福禍相倚,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們” 讓“我”得到了歸屬感,如繩縛,要你安全,也要你手腳不好使。有時,“我們”成就了“我”;有時,“我們”也即將辜負“我”。婚姻,是無數個“我們”的排列組合習題。夫跟夫的家族的我們,妻跟妻的家族的我們,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我們。世人只見到聯袂出席之花好月圓,卻無暇思及,也許有人在出發前偷偷吞了一小顆抗焦慮的藥丸, 才有辦法在快門按下的瞬間,壓抑住乾嘔與奪門而出的慾望,盡責微笑;只看見節慶時的大合照,卻不曾精心想過,一方有缺,才能成全一方團圓。
via.《我選擇了不結婚》
人有悲歡離合,婚姻是人力資源的重新分配。
戀人們宣佈要結婚時,“恭喜你們修成正果”,世人如此祝賀,結婚必然是好的,而不結婚必然是壞的。我們不過問兩個人結婚時是否經受了怎樣的深度思考,卻嚴厲地拷問著不結婚的人們,為什麼不?為什麼眼光這般高?為什麼要那麼愛自己?為什麼不死命嵌進世俗的框架?
因為怕真的沒了命啊。
這種摘下正果的壓力,讓人變得口是心非。非得多年後一紙離婚證書,才能讓他們坦承:早在交往的某一年,有些情緒已消逝了。
不想結婚的人們,應值得一次鼓勵,他們對自己誠實,誠實地說,目前並無把握負擔誰的逆境、貧窮、疾病與哀愁。在天災滿布的現世中,他們調節著人禍的比例。而分離的戀人們,也該享有一次修成正果的掌聲。他們也修成了正果。這顆正果,擁有自己的形狀與香氣。
這種經驗,不少人都有過:告別一段戀情的數年後,又想起那晚難堪的道別、牽手時的心不在焉、接吻時的貌合神離及床上的虛偽,心底湧現出一股近似浩劫重生的幸運感。當一對戀人,說好了要分開,停止傷害,停止勒索,停止眷戀對彼此的眷戀。收回曾經慷慨交讓的特權,把調好的時差又撕開,決定過起不同的季節。何嘗不是,正果之一種。
正確的結果從來不只結在新娘的那束捧花上,正果也喜歡落在,察覺自己沒辦法再愛的戀人的門前。那種正果熟成時,少了目擊證人,種種的發生是靜啞的,沒有夾道拉響彩炮的親眾,沒有華服,沒有酒汁從堆疊的香檳杯如地毯鋪瀉而下。甚至,發生時你並不知曉已經發生,難過的人,只解得出這是“我”的悲劇,非得晚到數年之後,方後知後覺,這原來是“我們”的大喜。好險在我的生命中,曾經讓錯的人錯過。負負得正,正果有時需經沉澱,任時光發酵,嘗的時候有些酸濁,卻對身體很好。
儘管相親是一個大機率遇到奇葩的事情,但相親本無罪,你唯一能做的是,在遇到 ta 之前,你都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然後在自己開心快樂的前提之下,多一種方式去追求下一步的幸福也是 OK 的。
- 今日話題 -
你相親的時候碰上過什麼有趣的故事,
以及你願意透過相親的方式結識另一半嗎?
本期編輯 - 壯壯、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