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時和一個久未謀面的朋友影片聊了聊,她跟我提到一年下來感悟最深的事情就是:
帶著全家人搬離了家裡那套近200米的豪宅,一家四口擠進了另外一套98平的緊湊小三房居住,原本以為會住得憋屈緊張,但大半年過去,全家人不但少了很多雞飛狗跳,反而越來越融洽和諧了:
夫妻關係變好,親子關係更放鬆,連親戚關係也變得簡單自然起來。
誰不想住得寬敞一點,大房子住著不香嗎?怎麼還寧可住小房子呢?聽我慢慢道來。
她有三姐妹,一直是個親情觀念很濃的人,加上她是家裡的老大,覺得自己有責任讓父母的晚年生活過得更好,當時買下那套近200平的房子時,初衷也是為了把父母接過來一起住,以盡孝道。
父母接過來後,她每個月的生活費都給得足足的,時常勸他們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不必節省,但二老住了一段時間就不願意住吵著要回老家,她左哄又勸讓他們安心住下。
可老人住在家裡又閒不住,看著她跟老公每天忙忙碌碌沒什麼時間打理家庭(房子是貸款買的,為了儘早還完貸款夫妻倆工作特別努力),於是就把家務活都接手過去,買菜做飯打掃除塵洗衣疊被。
老人愛乾淨,房子又太大,每天光打掃衛生就得花上很多時間,所以每天過得也不輕鬆,時間一長,二老心有怨言,覺得女兒名義上是把他們接過來享福,實際上他們成了保姆,關鍵是家裡人多,飲食上也眾口難調,老人認為“辛苦付出卻被挑三揀四”委屈之下難免會發發脾氣,她也想抽出更多時間來早點下班回家陪父母做做家務嘮嘮磕,可人在職場身不由己,貸款的壓力揹著不拼不行。
她跟父母提出花錢請一個做飯的保姆,父母又堅決不同意,認為這筆錢給了別人還不如自己去幹。
而丈夫面對岳父母的怨氣也一肚子委屈,他覺得他自己放棄了接自己父母過來一起住的想法,滿足了妻子盡孝道的意願,卻沒得到岳父母的體諒和感激,那他的讓步又有什麼意思?
夫妻關係為此變得越來越緊張,丈夫怨她為什麼非要把父母接過來一起住,他們想回去就讓他們回去住唄,何必非攔著?她則怨丈夫包容心不夠,連父母都不能大肚能容。
而真讓父母回去,她又心有顧慮,怕妹妹們誤解自己而產生負面看法:怎麼爸媽在你那沒住多久就被你趕回去了?你還有點良心嗎?
就這樣,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身在其中的人卻沒有一個覺得放鬆快樂。
更重要的是,因為住在大房子裡,也給她的兩個妹妹造成一種“姐姐很有錢”的錯覺,住70多平兩房的大妹見姐姐住上了大房子,也動了換房的念頭,於是想以小換大置換一套120多平的三房,可預算差了幾十萬,於是找她借錢,她手頭其實自己也緊張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餘錢,只能如實相告,可大妹認為她是在推拖不肯借,對她意見滿滿。
小妹看著她的日子過得這麼體面,也想發財,看上一個創業專案,啟動資金需要幾十萬,也想找姐姐借,不用說,姐姐照樣拿不出這筆錢。
兩個妹妹都沒借到錢,都覺得她不近人情,分別跟父母抱怨她有難不幫,跟她的親情關係也自然冷卻了下來,父母對她的意見也越來越大,從開始的偶爾抱怨變成三天兩頭對她刻薄嘲諷,話裡話外都是這種意思:
"你是家裡的大姐,自己過得這麼好就忘記了幫襯親妹妹,有錢不幫,有力不出還叫親姐妹嗎,你這樣就是再有錢我們又能沾上什麼光?"
直到這時她才意識到自己走入了一個“親情”死衚衕。可局面已經形成,從頭至尾都是自己造成的,要破局還是得自己想辦法。
思前想後,她在父母心平氣和的一天瞅準時機跟父母彙報了下家庭經濟情況,告訴父母自己投資失誤虧了一大筆錢,現在經濟緊張到連房貸都捉襟見肘,這是她第一次跟父母哭慘,以前她從來都是跟父母說自己工作上的好訊息,不讓他們有任何擔心。
果然,父母一聽就擔心了,急火攻心又氣得把她批了一頓,說她過日子沒計劃實力不足充什麼胖子,非要買這麼大個房子顯擺給誰看?
老人罵歸罵,罵完之後還是替她著急接下來怎麼辦?
她試探著說,要不我們搬到那套小房子裡去住,這套就租出去貼補下家用?父母一聽覺得這樣起碼能緩解一下經濟壓力,同意了。
全家搬到那套小房子裡住了一段時間後,父母覺得這樣擠著也不方便,於是又提出還是回老家居住,她這回同意了。後來她每個月給父母轉點生活費,父母總是不好意思痛快收下,每回都要這麼唸叨幾句“你自己那麼困難還給我們生活費,負擔也太重了……”
有意思的是,父母回老家居住後沒多久,她的兩個妹妹又都主動給她打來電話,勸她要想開,投資的錢虧了就虧了,以後再賺回來就是,姐妹之間的感情又回到了以前的狀態。她覺得很奇怪,兩個妹妹不是一直對自己滿肚子意見嗎?怎麼這個時候又都前嫌盡棄了?
而她全家住進小房子後,因為少了父母的抱怨指責,也沒了妹妹們的親情綁架,心情也好了很多,睡眠質量也變得好多了,丈夫的情緒也越來越好,事業節節攀升,父母關係好了,家庭氛圍也就溫馨了,孩子們在很多事情上沒了外公外婆的代勞,也慢慢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越來越懂事體貼。
我笑說說她迷信,但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小房子聚財聚氣,更適合普通的小家庭居住,當然,看起來是換了房子居住帶來的局面轉變,但實際遠遠不止是換房子的因素,我給她是這麼分析的:
之所以住大房子的時候,全家人都不開心,是因為你在不經意之下露了富。就算你不是主觀上刻意要露的,但是客觀上在別人眼中確實造成了這樣一種“她有錢”的觀感。
人的心理很奇怪,對於跟自己八杆子都打不著的有錢人,人的心裡不會掀起什麼波瀾,因為人家跟自己沒有半毛錢關係,但是對於身邊的熟人或是親友,你若是忽然比別人過得好,比別人更有錢,那麼你周圍的人對你的感覺就會複雜起來,很容易觸發眼紅嫉妒心理——
你可以過得好,但不可能過得比我更好!有的人則會找機會向你借錢,你若不借,關係就立馬變味了,對方會認為你看不起他或認為你是鐵公雞,從而開始遠離你,這種心態是最常見的,因為你有錢別人又沾不著任何好處。
她的妹妹跟她雖然是一奶同胞的姐妹,但這種“見不得你好”的人性是不分親人還是外人的,只要一個家裡出現了貧富差距,這種尷尬的關係就無法避免,如果大家都過得差不多,關係反而容易維護。
後來她搬回小房子之後為什麼妹妹們又自動跟她緩和了?因為妹妹發現“原來你的日子過得也不怎麼樣嘛,這樣我心理就平衡了”。
你是強者姿態的時候,她們是想尋求你庇護的弱者,但你又提供不了庇護,所以會讓她們心生怒氣,覺得你是有能力故意不幫,這姐妹關係能好嗎?
但當你一夜之間重新回到了弱者的境遇,那麼她們就有了機會做強者(這裡的強者不是指她們的經濟實力突然變強了,而是在心理優勢上找回了平衡,覺得你也不過如此,她反而有了機會對你給出安慰勸解),當然她們嘴上說的是安慰,但心裡大多是這樣想的: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沒想到你也有落魄的時候。
當她們在心理上從弱者轉變為強者,以前跟你的落差一下就拉近了,這麼一來,心裡自然就舒坦了。
再來說說她的父母,在她住大豪宅、給父母充足的生活費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對她總是挑剔不斷抱怨不斷?
因為人都有憐弱心態,特別是對於家裡有幾個孩子的家庭來說,父母天然會在情感上更傾向最弱小的那個,因為你強啊你有能力啊,自然不需要我們擔憂操心,另外弱的過得不怎麼好的孩子我們不操心怎麼行呢?可我們年齡大了想幫也使不上力,那不就只能指著你這個有出息有能力的孩子看在親情的份上幫襯下弱的那個嗎?
你幫,是應該的,誰讓你有能力呢?職場上不都形成了能者多勞的觀念麼?親情關係裡也是。你既然這麼強大,就有責任有義務先富帶動後富讓大家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你不幫就是心裡沒有親情,不把我們父母放在眼裡。
但一旦你這個強者也倒下了,父母內心的天平又會重新傾斜:原來她(他)也並不容易!
當然,如果你平時對父母要求你幫襯兄弟姐妹的大情小事沒有任何原則和底線,導致長期以來形成了蛀蟲寄生的親情關係,那麼,你倒下了父母也不會體諒你心疼你,反而會責怪你為什麼不能繼續給整個家庭遮蔭庇難。
所幸的是,她的父母相對來說,不是那麼不講理喻的父母,所以在她經濟上遇到困境後能夠體諒她理解她。
最後再聊聊她的丈夫,之所以後來跟她的關係能回到以前,也是因為一個小家的關係重新變得簡單了起來,少了矛盾爭執點,自然也就能心平氣和了,跟她丈夫本身其實沒多大關係,家庭關係簡單了,夫妻關係也就簡單了。
這裡透個小秘密,她破局的這招——跟父母賣慘說投資虧了幾十萬塊錢快還不起房貸,其實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她在親身親歷這些事情後終於明白,不管你有再多錢手頭再寬裕,也要學會藏富露怯,適當的時候,也需要賣賣慘,這樣才不會把自己置於尷尬的中心。
這充分說明一點,在多子女家庭,你從頭至尾都在他們面前表現得很好很強大,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這樣會造成其他家庭成員對你的高期待,你若是無法滿足這種期待,就會落入到裡外不是人的境地,所以聰明的人不管在什麼人(哪怕是親人)面前,都懂得要適當地藏富賣賣慘。
再扯個閒話。
對於房子,我不迷信風水,但總覺得普通人住太大的房子容易讓人的氣場過度損耗(不一定對哈,只是我的個人感覺),我相信人體是有磁場的,在我們身體的外表,存在著一層肉眼看不見的氣場,正是這層氣場在保護著我們更不容易遭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侵襲。
古人說氣散則人亡,人口不多的家庭住在空間極大的房子裡,人體之氣就容易出現虛損現象,如果人體能量一直處於向外散發耗洩的狀態,也就是說人體磁場和房子磁場進行交換時,就難以達到一種平衡穩定的狀態,一不平衡,就會讓人體的能量損耗巨大。
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冬天在空間較大的主臥開個空調,要半天才能暖和起來,但在空間偏小的次臥很快就暖烘烘的,所以我平時反而不喜歡睡主臥,更願意在次臥睡,因為一是覺得溫暖不空曠,二是內心很容易安靜下來,心裡無端地會生出某種篤定的安全感,在小臥室裡每每入睡很快。
還有就是小孩子玩耍的時候,為什麼總喜歡鑽桌底鑽衣櫃躲在門後呢,這是因為小孩身上的磁場弱,在狹小的空間裡,小孩人體的磁場很快就能與外界磁場交換後達到平衡,這樣能帶給他們滿滿的安全感。
這些年去過不少廟宇參觀,發現只有神殿在挑高上往往會設計得特別高,從而讓你產生一種仰望感和威嚴感,只有神才適合安放在這樣的空間裡,雖然我是無神論者,但我在那樣的地方還是會不自覺地生出無法言說的敬畏感,一敬畏,人就有了束縛感,就不放鬆不自然了嘛。
所以我們普通人的住宅在層高上不會設計成那樣,一般也就只有2米8至3米的空間,既不壓抑也不太過空曠,當然有的住宅會在客廳的空間上採取挑空設計,但是大多數普通住宅還是3米以內的層高,我覺得這裡面當然也有節省居住空間的考慮,這樣可以造出更多的房子,但還是有居住心理的考慮因素在裡面的,更利於藏風聚氣。
我去故宮參觀的時候,發現皇帝的臥室也才10多平方米,偌大一個皇宮,皇帝想要整多大的臥室空間都可以的啊,但皇帝的“龍床”其實跟普通百姓的睡床是差不多大的,而且床前還有兩道簾子,這麼一來,空間就顯得更小了,也是為了聚氣凝體,為了皇帝的“龍體”安康考慮。
那些電視劇裡拍攝出來的龍榻搞得那麼華麗鋪張,不知道是編劇人員為了渲染出皇帝奢侈無度的生活,還是純粹為了滿足普通人對帝王家庭的窺探欲,才把皇帝的龍床搞得排場那麼大?
寫到這裡,我知道有人會懟我:你還不是因為沒有能力住大房子所以才巴啦巴啦半天說小房子多好多好,你這是仇富!
你要這麼想那我就知趣地閉嘴啦~新的一年,祝願大家不管住在什麼樣的房子裡都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