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想好好休息,又覺得有層出不窮的事情等著我完成。每次聊天,一旦別人有什麼不一樣的觀點,我就感覺難受,爭吵也隨之越來越多。感覺生活一片混亂,狀態也一團糟,該怎麼辦?”
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
世界上到處瀰漫著一片混亂。
——葉芝《再度降臨》
憂鬱症、焦慮症越來越普遍。我們生活在一個比以往更加複雜的時代,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很容易陷入混亂的生存狀態中。
幸運的是,這種令人不適的混亂狀態並不全是壞處,它同時也是我們追求美好而有意義人生的重要契機。
在當下的時代中,我們很容易陷入一種混亂的生存狀態。
這是因為:
工作更多我們每天面對著寫不完的報告、做不完的ppt,很少有時間迴歸平靜與放鬆、好好地照顧自己。
資訊更多原子化的個人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有更多的身份和更多的選擇性。科技的進步讓我們有更多的聯結性。
在充斥著資訊爆炸的環境中,我們很難保持穩定和有安全感的生存狀態。
如果在以下表現中,你發現自己符合了很多條,那麼可能需要敲響警鐘,已經陷入了過度混亂的生存狀態中。
我們的感知是世界是充滿未知、難以預料的。因此,我們總是莫名地焦慮和不安。會過多陷入自我營造的負面情緒裡。
生命的意義,我們的基本職責就是包容和應對生命中的那些混亂。與自我和解是我們人生的重要課題。
如果說,從秩序走向混亂,是一段已知被未知打破的過程,那麼,我們也可以說,它同樣還是一段現實(actuality)重新變為潛能(potential)的過程。
事情總是兩面性,穩定並不一定總是件好事。
從我們身邊例項看來,我們對穩定的過度渴求,反而妨礙了我們過上一種更好的生活。
我們不明白自己真正喜歡什麼、想要什麼,也就無從追求那種真正能令自己感到愉悅、有意義的生活。 但其實,那些我們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生活,就藏在這些令人不適的混亂中。
1. 梳理混亂,確保你有一定比例的、基礎性的穩定
當我們過度焦慮時。我們不妨從耐心而穩健地當下做起。
一隻腳堅定地踏在秩序與安全之中,另一隻腳則踏入混亂、可能性、成長和冒險裡。
2. 改變自己對混亂的認知,有意識地把混亂看作機會
I'm willing to take what the world throws at me
想要更好地應對混亂,我們還要有意識地轉變自己的心態——從焦慮、懼怕(不知道接下來又要面對什麼),到自信、從容。
扔下自我構建的囚籠,卸掉沉重的包袱,你不再僅僅是一個人。
3. 更多地鍛鍊“活在當下”的頭腦能力
在被混亂過度影響時,暫時放下自己的“遠大視角”,不要為未來過度焦慮,活在當下。專注在眼前的任務上,那些你能夠掌控的事物。
把當下做好,我們一直擁有撥亂反正、重建秩序的能力。
即便終極不變的意義不存在,即便意義的盡頭是虛無,追求意義這一行為本身便足以振奮人心。我們依然可以揮起堂吉訶德之矛,捍衛人類那稍顯幼稚的執著與激情。
找到真實的自我、感受存在的意義,可能就是能夠平衡這份痛苦的“良藥”。
願我們都能站在秩序與混亂的交接點,安穩又充滿活力地去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