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時間是醫治一切的良藥,時間也是導致一切問題的禍根。
有人說,最終人都要歸於土,是時間最後打敗了人,打敗了婚姻。自己的敵人又是誰呢? 有人說是時光。
這種說法顯然不被大家所接受。為什麼?因為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任何人也沒有辦法去掌控時間,找到這個敵人也毫無意義。更何況,人走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美,只要自己修為得好,一些80歲的人,還可以活出40人的風采。
有人說人性的惡,人之所以不好好學習,因為自己的懶惰。人之所以懶惰,因為骨子裡有懶惰的屬性。除了懶惰外,人性中的惡,人性中不好的一面還有很多。
佛教說人有貪(自私自利)、嗔(老說不好的話)、痴(為某件事過於著迷)、恨(討厭、憎恨別人之心)、愛(過度的偏愛或溺愛)、惡(壞的想法)、欲(慾望,無邊無盡的念頭)。
基督教說人有七宗原罪: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和色慾。所謂原罪,與生俱來。所以,我們內心裡都有罪惡,都有敵人,正是這些阻礙了我們人的發展進步。伊斯蘭教中,人性是軟弱的,容易被貪婪所打敗的弱點。對於普通人,最常聽說的就是:老子就這個脾氣,你想怎麼滴?他人的勸告說:他就這個性格,原諒他吧。
反人性惡的說法,我不同意因為人性中有惡而成為自己最大敵人。為什麼?
1、 人性中的惡,本身不是用來讓其成為自己敵人的。人身上所有東西,所有的要素都是用來幫助人,成就人的。好比正常人,永遠不會左手打右手,不會拿刀砍了自己的手。大自然也不好一方面要進化出人,一方面又搞些阻礙人成人的東西給人。人類自己造車子,不會多放一個沒有任何作用的零件。因為世間的資源的有限的。
2、 人性中有善也有惡。如果說惡是最大的敵人,善就是最大友軍,兩者應該是相互平衡的,分工不同罷了。問題只在於我們自己選擇了用什麼,發揚了什麼。
3、 聞到了臭味道,人會本能地厭惡。有什麼好處?自我保護。遇到了危險,立即逃跑,也是自我保護。人性中的善是讓人用來對好人好事好物的;人性中的惡是讓人用來對壞人壞事壞物的,比如冰毒,毒品,讓人遠離傷害自己的事物。真正有愛心的人,內愛自己,外愛別人、愛到整個世界,讓整個世界都成為導致自己人生幸福的東西。雖然我也敬佩那種對自己身體健康都不管而奉獻社會的人,但畢竟不是常態,更要提倡給大家的東西是內外和諧,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共贏,是同好。
我的結論是什麼?人後天的取捨,人當時的決策才是最大的、最可有為的、最關鍵的要素。好的智慧是最大的友軍,沒有智慧則是最大的敵人。
老虎會傷人、吃人,這在人看來,老虎太壞了。在老虎看來,我只是為了自己的生存,我吃我能吃到的東西而已,無所謂道德上的好壞。要說老虎有什麼缺點,估計怕是老虎萬一找不到肉吃,不會吃水果等來充飢吧,按人的標準應該是智力不夠了。
人性中的兩面,兩個極端,是大自然豐富人,讓人能夠有更多變化可能的饋贈,感謝大自然,感謝上蒼。
人無法消滅自己人性中不好的一面,我們的子子孫孫也都還會有,試圖去消滅所謂人性中的惡也是可笑和徒勞的。我們能夠做的僅僅是:提升人的智慧,讓人在面對選擇的時候,做出共贏的選擇,讓人提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觀念。如果我們還是會在一些行為活動中本能地自私損人的話,我們只能透過進一步地修煉自己,讓自己的理智制約本能。
在透過提升人類的智慧來讓人做出更科學合理的決策方面,可以說整個教育,甚至宗教都是這樣的原理。好的企業在進行決策的時候,總是反覆推演論證。按照一定的決策程式來做決策,生怕遺漏了什麼重要環節。
宗教存在的一個重要基礎是:認識到人與生俱來的弱點,認識到人很難戰勝這些弱點,怎麼辦?透過信神,信上帝,讓神和上帝來幫助你,提升你的力量。以此看來,整個教育體系之所以成立,不也基於人是未完成的動物而進行的嗎?透過教育,人從未完成變成完成,完成什麼?可以找到正確的事情來做,並且把事情做正確。
在婚姻裡,大善人王鳳儀說過:“男要領妻不管妻,女要助夫不累夫,男剛女柔,各盡其道。”不同的角色扮演,有不同的道,上道了,則不容易被惡打敗,因為上道就是已經選擇了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