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和閨蜜在健身房聊天,我倆又因為觀念不合,有點小爭執。

後來我是帶著一點點生氣回到家的,忙活了一通,坐下來自己開始反思。

閨蜜說出了她的想法和做法,我作為朋友,是希望她越來越好,但是隻能提意見,生活還得她自己去過。

而如果我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塞給她的話,即使是為了她好,她也不見得領情,我也不見得會好過。

所以,一個人如果分不清什麼是自己的事,什麼是別人的事,生活就容易陷入混亂,情緒也容易波動。

該操心的事不操心,不該操心的事瞎操心。

不管是再好的朋友和家人,相處時,掌握一定的分寸還是很有必要的

​我這人有一最大的毛病就是:一旦和誰感覺玩的好了,那個邊界感和之間的分寸,就很不會把握。

總想對人家掏心掏肺的當成家人來看待,所以難免有時候就容易對別人的事情上頭,操心來操心去,結果操心個一地雞毛還不落好。

尤其是和閨密這幾次爭執,過後雖然也反思了自己,我也清楚的知道了個人的問題在哪裡,可一遇到事情了,就又容易控制不住操心的過了頭。

以後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一定要及時剎住“嘴巴”,在心裡多多默唸幾遍:別人的事情是別人的事情,自己操心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如果朋友真的有需要了,我就伸一援手,頂力相助;如果朋友只是向我傾訴一下,發發牢騷,那我就閉緊嘴巴,當個好的聽眾就好;如果朋友是想問我的意見,好在某件事上做個參考,那我就客觀情況下,理智的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後,怎麼拿主意就不再過多的操心上頭。

以免再犯了“為你好”的毛病,最後建議沒問著,還鬧的不愉快,影響倆人的感情。

由此想起在老家,有一天接大寶放學回來,他就在我旁邊轉悠,還朗朗上口的跟念繞口令一樣來回唸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媽媽的事情搶著做,奶奶的事情幫著做,爸爸的事情不去做。

當時我聽了好幾遍才聽清楚他想表達的意思,然後哈哈大笑起來,這傢伙是在討好我和他奶奶呢,我們的事情他就幫忙搶著做,要是爸爸的事情呢,他不去做。

不過,最後一句肯定是他瞎編的,老師肯定不會這麼教他爸爸的事情不去做的。

再想想,小孩子從小接觸的思想就已經很開明瞭,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哪怕是最親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事情,他可以幫忙做、搶著做,但是不會說替我們去做。

而且,也分得很清楚,自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事,不會全部都攪和到一起。

而我最要做的,就是分清楚自己的事情和別人的事情,然後把自己的身份擺正,掌握好相處的界限和分寸感。

別人的事情,可以幫忙出主意,可以用心去對待,但是千萬不要過了頭,去替他做。

不管是幫忙給別人提建議也好,還是行動也好,都要尊重本人的意願。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主張和意願,如果一味的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替他做決定,替他做事情,那到頭來,到底是他在過生活還是我在替他過日子呢?

關係再好,界限也要分明,我總是容易犯這一點毛病,覺得我們倆關係好的可以同穿一條裙子了,然後就會沒了邊界感,就會什麼都希望為對方好的為他著想。

著想是沒錯,可再怎麼著想,還是要提醒自己注意分寸,即便是再親的親人,每天不還得他自己睡覺、刷牙、吃飯不是,我也代替不了他做這些事情呀。

成年人的友誼不容易,維護起來會更難一些,朋友之間最大的本分就是管好自己的事,別瞎操心別人的事。

畢竟都已不再是當初那個少年,要顧慮的方方面面有很多,也不是那個吹噓著說一不二的年紀,做事說話都學會了先留點餘地,

你的事、我的事、他的事、大家的事,都不在一個範圍裡了,儘量讓自己脫離現下的局面,遇事冷靜再冷靜,別操錯了心,過了頭。

12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長期分居,男人想老婆了怎麼辦?兩位“丈夫”實話實說,很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