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思考——查理芒格
讀過查理芒格相關著作的人應該都知道他最擅長說的一句話:獨立思考
其實,他所說的獨立思考有別於我們常認為的享受孤獨,也不全是表面上的不合群體,而是思想上的獨立,行為在思考證偽後的與眾不同。
群體是什麼?
書籍《烏合之眾》對群體的描述是這樣的:
無論是什麼樣的人構成了這個群體,不管他們的生活模式、職業、性格或是智商相同與否,他們轉變成了一個群體的事實讓他們擁有了一種集體的思想,這使他們的感受、思想和行為,變得與他們孤立時的狀態不盡相同
用作者的話來說,意思就是,群體並不意味著“形”在一起,更多的是思想的聚焦、心理的相似,即便相隔千里,文化水平的差異,只要是思想上的互通就能形成群體。
既然群體並不僅僅限制於空間,那麼深陷群體的人到底有何不同之處?
眾所周知,群體的力量是強大的,這種強大不僅僅表現在正面積極力量的強大,甚至在負面更為如此。
此處咱們不去直觀的表述深陷群體中帶來的積極力量。心理學家認為,與獨立思考的人相比,一個人深陷群體中,會在感情和道德觀上更具差異
1.衝動、暴躁
其實,獨立思考、有意識的人,多半不會因為他人的言行舉止而情緒波動過大。而深陷群體的人,卻會對外在批判群體的言行舉止表現出衝動情感,這種情感並不是主觀意識的表現,而是在非常確信的理解下,本能的無意識形態的抗拒。
也就是說,越來越合群的人,如果不具備強烈的獨立思考能力,必然越來越信服這個群體的理念,長期之下,對於外在攻擊群體的行為,必然會無意識的反抗。這是不是有點像是鬼火神功入魔般?
2.輕信且受暗示
群體中的人,比較容易被暗示左右。在這樣的圈子中,多數人會表現出別人瘋狂我瘋狂,別人恐懼我恐懼的狀況,這就是為什麼股市、金融領域,多數人不賺錢,少數人才會有巴菲特那種非常理出牌。
3.兩極分化
群體中的個體多半會呈兩極化,情緒低落或單純,偏執專橫或保守,道德觀低劣或高尚。
群體的人到底會出現何種情況,要看群體首領是以一個什麼樣的原則來領導這個群體。
群體更容易被麻痺
且不管領導者是一個什麼樣的原則來管理群體,只要參與者越來越合群,以透過給他們帶來深刻映像,達到誘惑他們的目地就輕而易舉。
例如:一個立法官如果想要徵收一種新型的稅,他絕對不會選擇那種從理論上來看,特別公平公正的方式。
而實際上,他們採取的方法多半是那種最不公平公正、且不顯著易懂,又負擔最小的方法,因為這種方式才是最易於被群體接受的,也沒有誰比立法官更懂得群體的心理。
又去:為什麼某個地區因為流感導致的5000人死亡在百姓群體看來,遠遠不及一起事故造成的500人死亡來的更加恐懼?
原因很簡單,5000人的流感資料,並不是以可見的形象表現出來的,這種透過每週更新才能統計出來的資料,並不會給群眾的想象力帶來任何影響。
而一次性事故引起的500人傷亡,可見的形象被表現出來後,卻會給群眾帶來不小的騷動。
如果兩個事件都是領袖操作籌資的說詞,那麼500人的事故是不是更容易獲得籌集資金
還有,股市在不斷上漲時,散戶更願意加大倉位介入賭局,而莊家藉此大好機會獲利了結,最終被淪為韭菜的總是多數群眾………
從這一系列的事件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群體中,永遠不會有按照純粹理性的教誨採取行動,而“孤立的個人”,卻擁有掌控自身反射作用的能力。
所以,聚整合群的人多半會失去自己的意志,且會很本能的轉向一個擁有他們所缺乏的品質的人。
so,越來越合群的人,並不意味著情商越來越高了,或許這意味著,已經在慢慢實現成為缺乏理性思考能力的“烏合之眾”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