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想到鄉愁,覺得是個很古老的詞語,覺得不應該發生在我的身上,鄉愁大多數文人墨客的情懷,對於我們普通人的鄉愁可能是狹隘的、平凡的、自我的。
我的鄉愁大概就是媽媽做的一碗餃子,一鍋肉,就是村口大樹下的乘涼,就是鄰里、親人間的掛念。從大學到現在十幾年的時間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尤其是工作後結婚後生娃後,一年只能回家一兩趟,想想真的是不應該,又是那麼的迫不得已。我們正趕上農村人進城務工的階段。父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我們是上了大學在城市裡找了工作,買了房,結了婚,安了家。從此回家就是奢望,再也回不去的土地和瓦房,再也斷不了的思念和擔憂。自己在城裡有著看似體面的工作也只是拼了命才能夠養家餬口而已。沒有多少假期,休息的時間被加班佔滿,還有各種瑣事,還有難搶的火車票,都阻擋了我們回鄉的路。
我的孩子對農村是那樣的新奇和嚮往,她不知道她所向往的就是媽媽以前的生活。春天幫爸爸媽媽收拾菜園種地播種澆水,夏天在院子裡的葡萄藤下摘葡萄,在菜園裡摘黃瓜、西紅柿、茄子,夏天基本所有的蔬菜都是菜園子解決的。秋天收了花生玉米水稻經管都是辛苦的活,但煮了花生、烤了玉米,吃著也盡是香甜。現在孩子想去體驗農村的生活,但已經回不到原汁原味的生活,她像一個外來人站在窗外望著裡面的人。
有人說喜歡回憶的人就老了,為什麼喜歡回憶小時候的美好?因為長大才發現時間就是一個輪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斷的重複。只有小時候連泥土的氣息每天都是不一樣的,今天上山,明天下河,今天抓知了,明天逮麻雀也都是不一樣的,正因為有了這些的精力和記憶,才讓我們的思鄉感情這麼的迫切。現在我的父母還在農村,雖然已經不用下地勞作,也過著日出而醒,日落而息的生活。他們不願意來城市,習慣不了這裡的車水馬龍、燈火通明。在他們眼裡,晚上是不需要路燈的,月亮就代替了所有的光亮。如果這天沒有月亮和星星,一個小手電就可以出門了。走在靜謐的鄉間小路上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將來我們老了,兒女再提回家,他們日思夜唸的就該是這座有父母在的城市,他們也會有他們兒時的記憶與快樂,但再也不是那座美麗淳樸的村莊和大地。時代在變遷,人的思想也在變遷,哪裡有父母?哪裡有思念?所以回家不分時間不分季節給自己一個假期,那怕就是匆忙一撇,心就踏實了,這就是家,一個讓你安心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