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一切都是心態,這句話大家都會說,實際用起來卻是另外一回事。

這就好像一個從書本看回來很多做木工知識的工匠,手上拿著最完整的工具箱,但面對一塊木頭,完全不知道怎樣下手,先用哪個工具也不知道。

心態也是一樣。既然一切都是心態,那首先要搞清楚我們說的心態到底是什麼心態?

我認為我們說的心態是積極的心態,因為大部分時間我們的心態都是消極的,只是不同程度的消極。

所以修煉心態就是將所有負面的心態都先找出來,然後從不同角度找出積極心態來面對同一樣事情。

下面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

昨天彙報時,聽到巖松提到每週會出點“狀況”,他描述狀況的時候我聽到的資訊是:狀況是一個問題,最好不要出現。

這個就是心態。巖松目前的心態已經比很多人好了,因為他能用一種“坦然接受”的心態去面對這種狀況,而大部分人對“狀況”出現是一種“討厭”、“規避”、“發火”等等的情緒來面對。

這種心態不只解決不了問題,還拖延解決問題的時間。問題最終還是要解決的,拖延下去,只會令問題更嚴重,最後解決問題的成本會更高。

今天就談談面對“狀況”可能有幾種“心態模式”。

最普遍的心態模式就是先來情緒反應,追求責任,拖延時間,這是最普遍,最低效面對“狀況”的心態模式。

第二階段就是接受一定有狀況,儘量用坦然心態面對,將情緒層的反應縮到最短,儘快進入處理狀態的階段,這個階段已經是少數人修煉到的。

我認為最好的階段是“主動出擊”的心態,首先接受“狀況”一定會有,既然這樣,就不要等“狀況”成熟後跳出來咬你時才被動反應,要主動不斷找這些還沒有“成熟的狀態”,趁還沒有成為狀況前就解決掉,這才是“一切在掌握中”的階段。

要練成主動出擊的行為,心態應該是以發現問題為好事,當找到問題時,是成長的機會,如果沒有問題,個人與企業都沒法成長,要企業發展得快,就是要找問題的速度也快。英文叫proactive(主動)。

要練成這個階段也不是那麼難,我一直都有建議給學員練習這個做法,那就是用calendar來做行動計劃。如果做12個月滾動calendar,你就相等於是朝前12個月去找可能出現的問題。有效的計劃是可以將可能發生的問題先解決掉。

上面說的道理相信很多人都懂,但為什麼做的人很少?

因為很多人將“聽懂”與“學會”變成一件事,反正聽懂,也能說出來就完事了,行為一直都沒有改變。當問題再出現時,就說一堆道理,但問題繼續會發生,他的心態與行為是分開的,上意識說應該這樣做,做起來還是用“老習慣”來處理。

這種也是一個“舒服區”,腦部積極,行為消極。只要不計較結果,那也是一種可以維持的狀態。

8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你陪我一程,我記你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