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一、家有立規矩的老人

有一位網友說:每到過年都戰戰兢兢,因為這是公公立家規的時候,每個家庭成員都大氣不敢出。

過年的菜譜都是公公制定好的,婆婆一邊做,得一邊請示,哪個菜需要口重些,哪個菜需要做成辣口的。一桌子菜擺好,公公審視,他不說話,一家人只能圍著桌子等著,涼了也不能動筷。

二、老人看不慣小輩的生活習慣

過年一家人團聚,老人早起早睡,小輩晚睡晚起,老人一般難以接受太陽很高還睡在床上,希望早起時小輩齊齊刷刷站在面前:哪有過年這麼躺著的!幾點啦?快起來!

年輕人平時工作學習緊張又疲憊,想趁過年放假休息放鬆,想睡到自然醒。

老人和小輩想不到一塊兒,都對對方不滿意,誰都不愉快。

三、老生常談煞風景

一家老少團聚,老人會擺出長輩的姿態,對晚輩進行教導。有的老人不能把握好分寸,不顧及晚輩的感受,回憶往事講辛苦經歷、吐苦水、講委屈,發怨氣,負面的過時的資訊說多了,晚輩會沒有耐心聽下去,即便不愛聽也不好表現出來,怕博了老人的面子。

如果老人不能理解年輕人的心態,一味以老者自居,就會讓自己失去應有的威望,使節日氣氛黯淡沉重。

四、離婚的父母發生衝突

老人婚姻不順,離了婚,到過年的時候觸景生情。

有位網友說自己爸媽離婚,後來媽媽重組新的家庭,爸爸還是獨身一人。逢年過節,家裡必吵架,不是爸爸跟自己吵,就是爸爸打電話跟媽媽吵。不管自己先去看爸爸,還是先去看媽媽,爸爸都生氣,說自己不孝順。

這樣的老人自己不能從離婚中走出來,還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強加給了孩子。

五、爸媽翻老人舊賬

爸爸媽媽和他們的老人沒有處理好關係,到過年過節就成了開控訴會,對自己的子女說爺爺奶奶的不是。說他們偏向,不公平,把千年穀子萬年糠都翻出來曬。

他們說的有的是事實,有的是演繹,車軲轆話反覆說,讓兒女心情不好又無所適從。

六、去誰家過年出現分歧

去婆家還是去孃家過年?大多數都可以商量,但也看到有些老人有規矩,比如新媳婦三年內必須在婆家過年,這樣作為兒媳婦就比較鬱悶。

有的離異家庭也出現在哪過的問題。一位高管拋妻棄子和秘書結了婚。原配妻子為了報復丈夫和小三,在離婚時對男方提出要求,為保護孩子,男方逢年過節必須要和孩子在一起。

結果過節期間前妻和新妻子為此明爭暗鬥,讓這個男人不得安寧。

七、給幹活的人挑毛病

有些家庭沒有公正的家風,越是幹活的人越受氣,因為只有幹活的人,才能被別人挑出毛病。對每個菜評頭品足,這個菜淡了,那個菜需要有點湯,鴨子滷老了,肉滷鹹了,蝦過火了。

吃完飯,也不幫忙收拾,幹活的人忙得腳打後腦勺,而有人坐在一邊像沒事人一樣,這樣的角色幾乎家家都有。

八、爭強好勝話不投機

過年時家人從四面八方走到一起,因為是臨時組成的集體,並沒有日常磨合和約定俗成,所以對每件事情都容易七嘴八舌,各有見解,弄不好就容易傷感情。

家人走到一起有個共同心理,就是不能輸給別人,要保持自己的尊嚴。交往中,言談舉止都愛爭個高低,顧及自己的面子,而不維護對方的面子。

有人過得好一點就揚眉吐氣,過得不好的會自卑和嫉妒,在過年大家聊天、吃飯喝酒的時候,一句話就容易引起他人不適,脾氣不好的就容易產生矛盾衝突。

九、不分擔家務勞動

過春節,人多活多。家庭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幹活基本靠自覺性。如果某個人承擔的過多,就會煩躁,對不幹活或幹得少的人有意見,發脾氣或者發牢騷。

誰都希望家庭成員能夠自覺參與,力所能及,但就是有人想等現成的,一家人累的累,閒的閒。

十、家庭成員地域差異

城裡人嫁給了農村小夥,回婆家廁所在外面,起夜不方便,平房屋子冷,火炕硬,不習慣。農村風俗多,注重過年領著媳婦回家跟父母團聚,給街坊四鄰拜年,和城市反差大,不情願。

北方人做菜,不符合南方口味,南方人做的菜,北方人不喜歡。吃得不順口而過得不愉快。

十一、互發紅包不對等

為了給孩子的紅包大小而鬧矛盾。某家有一個孩子,收到一個紅包五百元。媽媽回給對方紅包,這家有三個孩子,每人二百元。收到五百元紅包的媽媽多付了一百元回紅包,而三個孩子的媽媽認為吃了虧,她認為她給了對方一個孩子五百元,而自己每個孩子只有二百元。

有一位長輩給結婚第一年的兩個新人紅包,一個給了500元,一個給了200元,接到200元紅包的認為被長輩區別對待。而長輩認為他是考慮了日常交往的因素,給多少都是有道理的。

十二、為各自老人爭利

過節是孝順老人表現的機會,不管是男方還是女方,都想對自己的父母有所表示。

如果婚姻中有一方比較強勢,欺負另一方人微言輕,在過節的時候自己的父母和對方的父母不給同等待遇,就會產生衝突。

十三、對家人缺少陪伴

一般平時工作忙,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沒有充分的相伴和交流。有一哥們,大年初一開始,天天出去和朋友喝酒吃飯,有時還要玩通宵。他玩得很嗨,但家人見不到他的面,妻子子打電話他不接。

妻子受到冷落,一氣之下把孩子扔家裡給爸媽,自己也出去找朋友喝酒聊天,最後冷落了孩子,夫妻關係也到了冰點。

十四、花銷一團糟理不清

花銷靠自覺,有人主動攬事,搶著付錢花錢,而其他兄弟姐妹無動於衷,主動花錢的家庭內部由此產生夫妻矛盾。

幾個兄弟姐妹經濟收入在同等水平,大家都積極為節日購買花銷,只有一個妹妹一毛不拔,大家雖然嘴上不說,但都對這個妹妹不滿。

十五、對家庭生活現狀失望

年初有收入計劃,到年末遠遠沒有達到預期,因主要負責賺錢的老公收入太少,妻子不開心,整個春節都陷入在沮喪失望的情緒中。

糾結年後在哪做?做什麼?怎麼多賺點錢,家裡的日子過得好一點,而沒有興致過節。

十六、因賭錢而吵架

有人在假日期間把賭博作為主要消遣方式,贏了錢胡吃海喝輸了錢就再投入錢繼續賭,有的把準備好的禮錢輸個精光。

女人如果嫁給這樣的賭徒,不僅春節過不好,還得重新審視自己是否嫁錯了人

十七、因招待親戚發生分歧

過年留親戚吃飯,主婦累得腰痠腿疼,和男人發牢騷不被理解。有時候,忙過了還不討好,被人挑毛病,過得心累。

過年要辭年,發紅包,送年貨,在這個過程中,夫妻間因為付出的成本,或者如何分配產生口角。

十八、僅著一家累

一般家裡的老大都是父母的頂樑柱,父母老了,代替父母成為大家庭的核心,也加重了自己的責任。

有位家裡的長子,有弟弟和姐姐,父親去世後,他獨立承擔起照顧母親的責任。每逢春節,姐姐和弟弟一家,到大哥家裡來陪母親過年,十多口人吃住幾天,所有的活都是嫂子幹。

十幾年後,下一輩都長大成了家,每一家都是老少三輩,每逢年節,照常來大哥家裡來過年。嫂子五十多歲,力不從心,也得堅持,因為這已經成了家裡人過年的習慣。

春節一年一度,家人團聚機會珍貴,以上表現並沒有什麼了不得,但是不改進也會影響家庭和睦和節日氣氛。

從老人的角度:

已經對子女說過的經歷或者陳年舊事,不需要重複唸叨。

多聽子女的傾訴,因為從他們那裡可以聽到新時代的聲音。

過年過節多把正面的資訊帶給子女,不要把子女當成自己負面情緒的垃圾桶。

子女平時很忙,允許他們在節日期間解放自己,用他們認為合適的方式放鬆自己。

夫妻間

分擔家務,女人能幹,男人也不要當甩手掌櫃,要體諒女人的辛苦。

對雙方父母一碗水端平。

家庭支出透明,共同商量,不要擅自做主。

把陪伴和關愛自己的家人放在哥們、閨蜜感情之上。

子女間:

以平等的態度共同承擔對老人的贍養。

大的照顧小的,小的也要體諒大的,不能只享受不付出。

春節一年一度,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因為我們每個人只有一個家。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我和我的大叔老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