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抑鬱。會想死。會人生艱難。
我爸我媽的情商雙低。
低得各有特色、各有各的風格。
於是我在他們的薰陶之下,不僅早早就抑鬱了,從小就自殘自殺,長大以後還變成了低情商中的王者,人生處處碰壁。
我爸媽不是壞人,也很愛我。所以直到現在他們也不認為是他們造成了我的抑鬱,他們覺得就是天生的,就是我自己造成的。
我愛他們,我不怪他們,但是我也允許自己不原諒。
一、敏感、自尊水平低從我記事開始,我媽會經常把我當成大人—樣吵架。
我五歲的時候,吃完午飯,在地上走路抬著胳膊晃悠著玩。
不小心碰到了還在吃飯的我媽,我媽立刻瞪著眼睛很大聲地吼我,“你想幹嘛!”
我爸為我辯解說,她不是故意的,我媽更生氣了,說“她就是故意的,她就是對我有意見。"
我懵了。我五歲,可是我很困惑,我只是一個小孩子而已,怎麼可以這麼用力地把我當敵人呢?
我經常有一種感覺,我媽跟我的相處模式,媽媽不是那個包容我和被我依靠的人,反而我需要去包容她的敏感。
二、麻木、遲鈍我五歲的時候有了我弟。然後我就一直生活在“我是多餘的”這樣的恐懼裡。
並不是我爸媽重男輕女,只是我已經有了嚴重的不安全感。
我經常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哭得停不下來,覺得特別的孤獨和無助。
吃飯的時候我開始不再吃我愛吃的東西,我覺得我不配。
實在很讒了,就小心翼翼地問他們,我可以吃嗎?
他們很驚訝得說“當然可以了”。
但是他們從來也沒有留意過,我心裡的想法和感受。沒有想過需要保護和開解我。
父母就算知道了,也只會嘲笑我,說我想得多。
對於上一代的父母來說,呵護孩子的內心確實是奢侈的,但是並不意味著這樣的需求是不重要的。
三、粗暴、苛刻七八歲的時候,我開始愛美。
那天只有我一個人在家,我在衛生間拿了一個手持的鏡子玩。然後不小心掉在地上碎了。
我心裡充滿了巨大的恐慌和自責。沒幾分鐘之後,我媽到家了,不出意料得對我發脾氣、罵我。
我有的時候會不小心打碎碗。然後就會遭到我媽的各種花式攻擊。
“你什麼事都做不成!”
“你不好好學習將來怎麼辦?”
“手笨得跟腳後跟—樣。”
然後我一直都自卑,一直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不是跟別人一樣的正常人,是一個笨拙的什麼都做不好的人。
我永遠都接受不了自己的任何失誤,任何一點小事,我都會在心裡無限地攻擊自己。
我對別人也很苛刻,別人有一點錯誤,我就會無法接納,消化不了。
直到後來我開始療愈自己以後,才試著不攻擊自己。
打碎了什麼東西,收拾了就好了。做錯了什麼事情,下次進步就好了。
原來人是可以放過自己的。原來人是可以對自己寬容的。
原來很多事情其實不是那麼重要的。原來我自己的感受是重要的。
四、愚蠢、殘忍父母開始經常吵架,經常攻擊對方。
而且會把孩子當成是他們吵架的武器。
一會兒我爸跟我們聲情並茂地訴說我媽的不好,讓我們覺得我媽庸俗薄情配不上他。
一會兒我媽又跟我們哭訴我爸有多自私,讓我們充滿了對我媽的同情和對我爸的憤怒。
我爸經常惡狠狠地跟我說,你媽就喜歡跟外人一起吃飯,不想要這個家。
事實不是這樣的,事實只是我媽偶爾跟同事聚餐而已。但是我不懂,我以為我們的家馬上就要破碎了。
那年我十歲。
在我媽收拾準備出門的時候,我哭著跟我媽說,能不能不要出去。
我媽白了我—眼,“你少管閒事。”
我好絕望啊,我沒有能力守護這個家,我跪下了,我不停給我媽磕頭,求她不要出去。
我媽說“你有病吧”然後就走了。
五、冷漠我媽不是一開始就會當媽媽的。現在我一個表情不好,她就會關心我怎麼了。我不記得她是從什麼時候發自內心變成一個媽媽的,但之前真的不是。
我十一二歲的時候是死過一次的。
那天我們在我舅單位樓下等我舅。然後有一個女人走過來問我媽,你是不是某某的妹妹。
我媽說是,以為是個熟人。
結果那個女人下一秒就開始動手,她精神上有一些不正常,因為一些糾紛所以對我舅有敵意。
我想都沒想,就衝到我媽面前護著我媽,於是被那個女人掐住了脖子,掐了很久才放開。
那—刻我是經歷了生死的,我已經做好了為了保護媽媽放棄生命的準備。
可是沒有人跟我說什麼,沒有人安慰我,也沒有人感謝我。我當時沒覺得有什麼,我覺得本來就是應該的,我本來就不重要,本來就應該犧牲自己。
六、缺乏感情的溝通從小他們唯一關心的就是成績。成績好,就會被表揚,成績不好,就會被羞辱。
他們愛我們,可是他們根本不認識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有什麼優點,腦子裡有什麼想法,有什麼夢想,喜歡什麼。
所以他們愛的是什麼呢?是血緣吧。
如果換成是我們其他認識的小朋友,甚至是我們討厭的人,他們也是一樣會愛的吧。
如果是學習好的會更愛吧。愛我們只是因為沒得選吧。
那這樣的愛是真實的嗎?
後來我離開家上了大學,然後發現,我們彼此之間根本無話可說。吃了沒?吃了。有錢嗎?沒了。
再後來我悟了,既然他們不瞭解我,但是我可以瞭解他們,我可以主動被他們瞭解。然後我會主動去問他們,最近在看什麼電視劇,家裡的某個親戚怎麼樣了,會主動告訴他們我最近在做什麼事情,有什麼樣的想法。
然後變得越來越親密,才打破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模式。
七、情緒操控和控制發脾氣是他們唯一會的溝通方式。
我爸是—個完美主義的人,永遠在挑剔和抱怨。
我媽是一個控制型的人,她認定的事情不可撼動,小事也會無比在意。
於是從小我就不知道,平靜是一種什麼感覺,家裡永遠都是狂風暴雨,情緒的戰爭幾乎沒有停歇。
初中的時候有一個同學跟我描述他們家裡其樂融融的相處,我覺得簡直難以置信。
上大學以後,我看到大家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和觀點,做事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方式,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爭執,我都驚杲了,原來人跟人相處是可以這樣的。
於是我總是恐懼,總是害怕,總是焦慮,總是控制不住得想太多。真的很累很累。
發脾氣也成了我唯一會的溝通方式,挑剔、控制、完美主義,我都學到了。
八、PUA我上初一剛開始學英語的時候,有一個單詞是morning.我爸中午輔導我作業的時候,發現我沒看出來morning中間的rn是兩個字母,因為課本印刷的原因我以為是連在一起的m。
我爸頓時充滿了失望和鄙夷,對我發了很大的火。
因為我一直學習還好,比較少受到這樣的羞辱,心裡充滿了巨大的憤怒。
我不過剛開始學而已,我沒看出來告訴我就可以了,為什麼非要這樣羞辱我?真的有這麼嚴重嗎?真的會讓你這麼失望嗎?
我是我爸的驕傲。他從小到大就不停地跟我說,我比別人聰明、我了不起、我與眾不同、他驕傲、他自豪。
但是另一方面,隨時都有可能因為一點小事就讓他產生巨大的失望,讓我覺得我對不起他的期望。
前—秒可以把我捧上天,後—秒也可以把我踩在地上摩擦。
於是我活得又自負又自卑,時時刻刻都充滿了自己不夠好的恐懼,永遠都覺得自己不夠完美,害怕挑戰,可是不得不逼著自己去挑戰,然而內心深處又會被恐懼淹沒,有很嚴重的自毀傾向。
我格外在意別人的評價,內心時時刻刻都在跟別人比較。
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知道自己是誰,我活著的意義就是要比別人優秀。
我—直都活得很痛苦,可是我停不下來。
九、自我中心我爸是一個以發洩情緒、不控制情緒為傲的人。他覺得自己真性情,真實不做作。
所以他一邊表達著對我們無與倫比的愛,一邊又可以絲毫不考慮我們的感受去發洩自己的情緒。
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作為你面對全世界的後盾的人,是可以不顧一切地傷害你的人,是可以為了發洩自己的感受用盡全力歇斯底里攻擊你的人。
這讓我的內在產生了巨大的衝突。於是我一直到三十歲都沒有辦法跟任何人建立親密關係。
我也成了—個自我為中心和沒有同理心的人。
有很長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辦法看到別人的情緒和感情,我沒有辦法發自內心在意別人,我沒有辦法感受到別人跟我是一樣的人,有一樣的喜怒哀樂。除了試圖控制別人,我沒有辦法跟別人自然相處。
於是我害怕所有人,抗拒所有人,孤獨又恐懼。
在一次療愈過程中,我第一次感覺到別人跟我一樣有脆弱有恐懼有喜怒哀樂的時候,我發現可以看到別人了,我不害怕別人了。那一個瞬間,我的淚水決堤了,我第一次感覺到了緊繃著的弦鬆開的感覺。這麼多年我都揹負了什麼呀!
十、講話不過腦高中的時候我跟朋友一起報名參加了我們當地電視臺的唱歌比賽。
我們很認真的準備、練習、想動作創意,覺得挑戰很有意思,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也不在意輸贏。
跟好朋友在—起努力做—件事也很棒。
當然也有同學誇好聽的時候會開心。
我爸在家聽到我唱歌以後,特別誠懇、特別認真得跟我說:你沒有天分。
我當然知道我沒什麼天分在唱歌這件事情上,那又怎麼樣呢?我普通又怎麼樣呢?
我知道你講這句話的時候沒有惡意,但是對我有什麼好處呢?
十一、攻擊式表達我:“這個菜有點鹹”
我媽:“給你吃就不錯了,有本事你自己做”“真是難伺候”
我:“媽,明天我做飯吧”
我媽:“你少管閒事”“你就做你自己一個人的”
十二、家暴我不是被打的那個孩子,我是旁邊看著的那個孩子。
但我知道我沒什麼不同,我只不過是剛好運氣好,剛好擅長學習而已。
我不知道怎麼阻止他,我哭著求他不要打,求他打我。
但是都沒有用。我不知道是被打的那個孩子更絕望,還是旁邊看著的那個孩子更絕望。
“誰家不打孩子?”
那就對麼?
我們在外面不管受了什麼樣的委屈,都可以回家。
可是當我們被世界上最愛最依賴的人施暴的時候,我們還能去哪裡?
國外打孩子坐牢是有道理的。家暴真的就是犯罪,是對一個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人尊嚴和安全感的剝奪。
最有意思的是什麼呢,是我爸失憶了,不是老年痴呆,就是失憶。
我、我弟、我媽我媽三個人口徑一致說我弟小時候經常被他打的時候,我爸會惱羞成怒得說不可能,說我們集體有被害妄想症,為了醜化他捏造了記憶。
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父母永遠都不可能有錯。
但凡情商高一點的父母,懂得怎麼教育怎麼溝通的父母,又怎麼會殘忍得家暴孩子呢。
“不打不成器”
被打的孩子有沒有成器我不知道,但是心理陰影不可磨滅是一定的。
“我小的時候你爺爺奶奶打/罵我們打得厲害多了”
所以情商低這件事,是會代代相傳的。
如果自己不改變,就還會影響到下一代。
我們從不否認父母的付出和愛,但是—碼歸一碼。
他們給過我天堂,也給過我地獄。
原生家庭的影響,需要用一生去療愈。
但是如果找到對的方法,就完全不需要付出那麼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