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
有的朋友,也許兩三個月不會給你打一次電話、發一條簡訊,但當你需要幫助時,他們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有的朋友,天天約你把酒言歡,甚至已經相處了好幾年,卻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利益,與你分道揚鑣。
所以說,人生在世,結交朋友要用心,該親近的要親近,該疏遠的要疏遠。
交朋結友,不能全憑自己的喜好,而要看對方會不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影響。
《菜根譚》裡說:遇到喜怒不形於色的人,不要急於推心置腹;遇到衝動且自以為是的人,要格外當心自己說出的話。
由此可見,與人相處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要不要把他人當作朋友,要先看對方是什麼樣的人。像以下這四種人,表面上是朋友,實際上就應該遠離。
見不得你好的人《羅織經》裡面說:“榮所眾羨,亦引眾怨。”意思是,富貴榮華能使人羨慕,同樣也會引發別人的怨恨。
很多人都有一個通病:能接受陌生人過得好,卻見不得身邊人過得好——如果是這種見不得你好的朋友,就要趁早疏遠。
人的嫉妒心是非常可怕的——見不得你升職的同事,可能會在工作上給你使壞;見不得你有錢的朋友,可能會在別人面前說你的壞話。
這些人很容易產生這樣的想法: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他人也別想得到。
不會感激你的人很多人都聽過《農夫和蛇》的故事:農夫在冰天雪地裡救了蛇,並不是為了回報,但蛇不僅不知感激,反而咬了農夫一口。
那些不懂感恩的人也是如此:我們幫助朋友,得不到感謝和回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方會反過來奪取你擁有的東西。
《菜根譚》說:“人有恩於我不可忘。”為什麼別人對自己的恩惠不能忘記?第一,別人不幫你是本分,幫你是情分;第二,有感恩之心的人,不會做出傷害對方的事情。
而那些不會感激你的人,表面上看來只是少了一句感謝,本質上卻代表著——未來他可能為了利益而做出對你不利的事情。
表裡不一的人《菜根譚》認為:一個人如果心地光明磊落,即使處在漆黑的屋子裡,也如同站在萬里晴空之下。
而表裡不一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因為心裡打著小算盤,明明和你做不成朋友,卻在表面上表現得無比親密。
與這樣的人相處,你的耿直、老實、熱情,都會被他內心的陰暗所吞噬。
甚至有時候你還會想不通:明明他對“我”這麼“好”,為什麼還要在背後誣陷“我”?明明“我”對他也不差,為什麼他要背信棄義——這些,都是因為表裡不一的人心裡,滿是算計。
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的就是“坦誠”二字。坦誠之後,合則親,離則散。
言而無信的人答應他人的事情,因為一些意外情況而無法兌現,這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是長期言而無信的人,就要小心了。
就像你跟朋友約好六點鐘見面,他每次都要遲到一兩個小時;又或者對方答應幫你搬家,最後卻跟你說有事不能來。
誠然,大多數人許下承諾的時候都是真心的,但輕易許下的諾言沒有兌現,不僅會耽誤他人的時間,還會影響事情的進度。
《小窗幽記》講:“小人之言妄。”就是說,小人說話荒誕不經,很少考慮自己許下的承諾能否辦到。
所以說,若是在創業、婚姻、教育子女等各種人生大事上輕信了他們,他們的言而無信可能會直接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
寫在最後《菜根譚》說:人情反覆,世路崎嶇。
人情冷暖變化無常,人生之路崎嶇不平。交朋友的其中一個目的,本就是為了在這不平的人生路上相互扶持。
如果交錯了朋友,不僅不能讓自己的生活走得更順利,甚至還會讓自己墮入更深的深淵。
總而言之,與人相處時,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結交朋友之前要用心觀察——該親近的,及時親近;該疏遠的,趁早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