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剛離婚的A先生聊天,他問我: 你說女人和男人平等麼?這是一個很難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說分情況吧。於是他和我講了他和他前妻之間的幾個小事,這些小事都如此平常,可和他的對話卻讓我有了很深的思考,關於平等,關於理智,關於生活。
第一件小事:她老婆是一個獨立女性,自己努力的同時理所當然的認為男女應該平等,他們時常就一些問題進行爭論,這也讓她看起來更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於是有一天逛街,覺得手裡的東西覺得太沉的時候,她說“老公,你能幫我拎一下嗎”。A先生說,你既然認為男女應該平等,為什麼你需要我來幫你拿。你想得到平等帶來的紅利,自然也應該承擔平等所需要付出的責任,於是他並沒有提供任何的幫助。我不知道這樣的場景最後是如何收場的。他給我講這件事的時候,我只能報以尷尬且不失禮貌的微笑。
第二件小事:他和我說“我兒子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從來沒有幫孩子拿過書包”。如果兒子和他說“爸爸,能幫我拿一下書包嗎?”他會說可以,然後把自己更沉的書包遞給兒子作為交換條件。見我笑而不語,A先生繼續說,憑什麼我要給你拿書包,你自己的事情憑什麼要我來替你幹,你是你,我是我。”兒子問他,爸爸你為什麼從來沒有問過我的學習,A先生也是同樣的回答,你是你,我是我,你的學習和我有什麼關係?
整個聊天過程,A先生說的最多的一個詞是“憑什麼”,然後滔滔不絕講了許許多多的道理,聽起來貌似都有一些深度,似乎他就是我們常說的一眼看透本質,活得自私、瀟灑而又通透的人,這樣的談話顯得他X格尤其高,他可以在你的每一句話裡找到漏洞,然後一發不可收拾去點評,從而展示他認知的優越性。值得一提的是,A先生是XX高校講宏觀經濟學的博士,據他所說他平時就是這麼帶他的研究生。
結束談話以後,A先生帶著滿滿的優越感離開,我並沒有因為他給我講的很多道理而對他有任何崇拜或者好感,反而開始思考,人這輩子真的懂得越多,認知越高,越幸福嗎?
我們馬不停蹄的學習,投資自己,總害怕自己落後於時代,總希望自己能變得更理智,更智慧,更有成就。然而,很少有人告訴我們,人終究是感情的動物,生而為人,無論你有怎樣的社會地位,怎麼顯赫的家族背景,取得怎樣的成就,我們終究也只是我們自己,擺脫不了一日三餐,柴米油鹽,幾尺炕頭。無論我們是誰,無論我們的精神世界多麼豐富,我們應該如何和身邊最親近的人相處。
經常聽說一句話: 讀了那麼多少書 為什麼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可現實更殘酷的是,對於有些人,學的那麼多道理,最後自己不但沒有成為智者,反而成了槓精。
那些我們所習得的認知,本不應該成為我們挑剔指責別人的工具和標尺,而應該是自我約束的方向和動力。
今天請朋友吃了一頓飯,人家走的時候沒有對你說謝謝,你就斷定這是一個不懂得感恩不值得交的朋友,轉眼拉黑人家。你又怎麼知道對方沒有把這份心意放在心裡,正在找機會回饋你呢?你在觀察別人,教訓別人的時候,是否又注意到自己表情裡的冷酷和傲慢?當你理智到看到大街上的行走的人都是一堆血管神經和五花肉的時候,你確信你一眼看到的是事物的本質而不是自己不斷固化的偏見?
人是多麼複雜的個體,殺人犯和勞模其實也只是一念之間的事。時勢造英雄,環境造人性,語言的力量強大到可以成就人也可以毀滅人,在需要愛的世界裡不停的講道理,你永遠不會贏。
有些時候,我們需要掏空自己,忘掉你知道的那些道理,忘掉世俗的尺子,問問自己的內心,對面的這個人,對你而言,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你想和他/她做同學共同進步,想當他的老師,給他出考卷,直到及格才給發畢業證,還是和他一起幸福的生活。
用力過猛,過猶不及,都是大忌。學習,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