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熱搜影片,一個顧客因為點菜量過多,被服務員多次頻繁告知避免浪費,然後顧客著急了,罵了兩句。
影片下面有很多網友跟帖,大家吵得不可開交。
有人說:“服務員是對的,避免浪費是我們應該堅持的傳統。”
也有人說:“我覺得顧客沒錯,點多少是顧客的權利,而且服務員在已經提醒過的基礎上還在頻繁提醒,不是很懂得變通。”
還有人說:“也許兩個人是大胃王呢,或者也許還有朋友在路上沒有來,人家沒必要給服務員解釋。”
我覺得網友們說的都很有道理,所以這場事件中的兩個當事人,應該都是很委屈的。
顧客會很委屈:服務員已經提醒過我一次避免浪費就夠了,還要反反覆覆的在耳邊頻繁提醒,我是出來消費開心的,又不是聽人碎碎念影響心情的,而且還搞上了熱搜,不清楚的人還以為是我多壞的人呢!
服務員會很委屈:我也是為了避免浪費,友情提示下,雖然提示的次數過於多了而已,那你也不能生氣罵人吧。
在我看來,這場事件中,店家的處理方式是非常好的,既給顧客賠禮道歉免單了,也給涉事員工發了安慰獎,不至於讓她太委屈。
我一直覺得,人際交往是我們每個人需要去學習的一項課程,很多時候,會說話,情商高,明白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而熟練這項技能的人,往往能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順遂很多,甚至有的時候能給你帶來一個巨大的機遇。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我對人際交往的三個小心得。
01第一,永遠不要對你的周圍的人絮絮叨叨,因為那真的很煩人。
我見過很多因為絮絮叨叨而發生矛盾的人,而一切的根源則是把一句話翻來覆去地不斷重複。
比如上文的服務員反覆提醒避免浪費的那個例子就是這樣,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周圍有很多關於這類的矛盾。
很多父母對孩子說:“我希望你去考公務員。”
可是孩子不會接受的,他有自己的獨立思維,他想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無論父母怎麼說,他們是聽不進去的,二十歲的年齡,本該就是如此,有一種不撞南牆不回頭的豪邁,所以父母的千言萬語,經過反覆的絮絮叨叨,本來的關愛,在孩子這邊變成了厭煩。
你要知道,我們每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人,都會有著固定的思維,而其實大部分人在聽到自己不喜歡的答案是,潛意識裡的拒絕接受的,所以這個時候,無論說一句,還是說一萬句,都不能絲毫改變對方的想法,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去做無用功呢?
也許有人這個時候會說:“好心的提醒和建議也不可以嗎?”
我想說:“可以,可是沒用,因為沒有人會在絮絮叨叨的語境下聽得進去的。”
“你越是嘮叨,越是重複,對方會越不會接受進去,如果你只是說一兩句,可能反而對方還會稍微重視一些你的建議,而你說的多了,人家煩都來不及,怎麼還會去想你說的有沒有道理呢?”
按照我自己的經驗來說,無論是對家裡人,還是對朋友,真的,提醒一兩句就可以了,只要對方不違法,不犯罪,沒有違背社會道德,那就沒有必要去反覆強調。
02第二,你要知道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感,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怎麼說呢,這就好比是,你跟對方只是普通同事,可是你卻跟他開著只有親密好友才可以開的玩笑,在這種情況下,脾氣好的會非常不舒服,會在心裡對你留下不好的印象,脾氣不好的可能就直接說出來了:“你以為你是誰啊?我們很熟嗎?”
講真,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我周圍會有這種人,他們看似非常自來熟,其實在大家的心裡,都非常討厭,甚至是看不起這種人,所以我覺得,如果因為界限感不清楚,讓自己背上一個這樣的名聲,真的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沒玩多久,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吵起來了。
事情的原因是這樣的,女孩年齡快29歲,男生作為他的朋友,對她進行了催婚,說什麼你都這麼大歲數了,再不找個男人,過幾年會更難找。
女孩子一聽就冒火了,本來因為這事兒家裡的父母和長輩對她進行輪番說教了,他作為她的朋友,還要提起這些不開心的事情,真的很讓人煩。
女孩說:“你以為你誰啊,我媽還是我大姨媽?你有什麼資格對我進行說教?”
作為一個第三方,我充分理解這位男生和女生,男生擔心女孩子年齡太大不好找,這是實話,可是女孩子覺得就算我們是好朋友,你也沒有資格跟我進行催婚啊!
是的,越是好的朋友,越要注意界限感,因為很多時候,朋友真的就只是朋友,而一段話說不好,很有可能就失去這個朋友了。
所以在這裡建議,安全一點的做法就是,不要干涉太多朋友的私事和私生活,大家一起開心就好了,她需要陪伴你可以跟她一起出去玩,她需要你的幫助介紹姻緣,會自己來問你,可是你千萬不要自作主張,做出一些超越界限感的事情。
03第三,接受別人的幫助或者善意後,記得找機會感謝回去。
我一直覺得,在人際交往中,最理想的狀態就是你為我付出,我給你回報,這些回報可能不是具體的金錢,也不是具體的等額交換,而是告訴對方,你為我所做的,我在心裡都記得!我知道你的好。
大學的時候喜歡宿舍聚會,到週末的時候約上朋友一起去飯館裡打牙祭。
當時有一個朋友,總是喜歡貪小便宜,總是忘了帶錢,大學生嘛,都比較義氣,今天你沒帶錢,或者說是你沒錢,那我們幾個就多湊一點就好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只要你下次找機會補上就好了。
但這個同學,絲毫沒有這種覺悟,所以後來大家慢慢疏遠了他,出去吃飯的時候再也沒有叫過他,所以在他們寢室裡,他們最被邊緣化的人物。
在我看來,因為幾十幾百塊錢,把自己搞的沒朋友,真的非常虧,如果他能在後面補上錢,或者找機會彌補,其實大家的關係反而會更進一步,畢竟朋友不就是你麻煩下我,我麻煩下你嗎?也就是一來二去之後,才成了所謂的好朋友。
這個朋友,非常的真誠,只要是對他表達過善意或者幫助的人,他都會找機會去感激。
如果是培訓老師,他會給人家買一瓶水。
如果是幫過忙的同事,他會給別人買奶茶感謝。
總之,做的是滴水不漏,花不了多少錢,也不是什麼昂貴的禮物,不會讓別人感到壓力,只會讓別人感到溫暖。
我之前曾經問過他,你這麼回報別人,是不是不想欠別人的啊?
他說:“當然不是啊,哈哈,我只是覺得,好人應該得到好報,而且善意應該互相傳遞。”
是啊,善意的互相傳遞,才是善意表達的意義。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好朋友從來不是平白無故得來的,而是需要我們自己的付出,只有你付出了,你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