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高情商呢?
很認同蔡康永說過的一句話。
他說:“追求高情商,是因為想要舒適地做自己。”
不是壓抑情緒,不是刻意討好,不是譁眾取寵。
而是既不委屈自己,也不勉強別人,既能接納自己的情緒,也能包容別人的情緒。
允許自己開心、喜悅、樂觀,也允許自己憤怒、痛苦、悲傷。
比起忍氣吞聲,我更想做一個“有脾氣”的人;
比起積壓矛盾,我更想擁有的是“敢翻臉”的關係。
見過太多在人際關係中委曲求全的人,小林就是其中一個。
工作上,她幾乎從不麻煩別人,卻沒少被別人麻煩。
部門業績沒達標,有人三言兩語就把責任歸結到了小林身上。小林雖然委屈,卻只是忍氣吞聲。
同事請她幫忙值夜班,小林明明很想回家休息,只因為對方說幾句軟話,就好脾氣地妥協了。
每次回覆資訊,她總是反覆斟酌,生怕無意中冒犯他人。
後來談了戀愛,男朋友從來沒有送過她禮物,小林心有不滿,嘴上卻從來不曾抱怨。
在提起小林時,周圍人好像都對她評價不錯,但是,又很少有人真正在意她,瞭解她,所有人都把她的好脾氣當成了理所當然。
小林說,自己其實也不快樂,但是時間久了,好像就忘記了該怎麼與人相處。
和小林一樣,在人際交往中不敢輕易生氣的人並不少見,這樣的人,往往具備“討好型人格”。
因為過分需要別人的喜歡和認可,所以他們害怕衝突,寧願一再壓抑自己的情緒,把所有委屈留給自己。
可是,他們時常忽略的一點是:過分尋求他人認可,就是失去自我的開始。
阿德勒心理學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根本沒有必要被他人認可,也無需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如果一個人過分在意別人的評價,那最終就會活在別人的人生中。
是啊,一個人的價值從來不是由別人決定的。
做人可以與人為善,但不必委曲求全。
希望你知道,那些讓你感到不舒服的關係,或許本身就是錯的;那些讓你感到壓抑的人,或許根本就不在意你。
你又何必為了維護錯誤的關係,去事事遷就呢?
想清楚這件事,生活就會豁然開朗。
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叫做白熊理論。
它講的是,當一個人越是告訴自己要忘掉“白熊”的時候,“白熊”越有可能出現在他的腦海裡。也就是說,當你想要忘掉某件事時,反而更容易加深印象。
情緒也是一樣。
那些被刻意拋到腦後的壞情緒,從來不會憑空消失,它們只是被藏起來了,隨著時間發酵,積怨加深,有時就會變成更可怕的樣子。
曾經看過一個短片:
一個男生在圖書館自習,因為對面情侶說話太大聲,心有怨氣。
男生當下沒有表達不滿。直到中午休息,對面的情侶外出吃飯,男生越想越生氣,一時衝動,就故意把水潑到了兩個人的電腦上……
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同事有點喜歡邀功,有人雖然不快,卻從不發作,只是暗戳戳地和周圍人吐槽,兩個人的關係越來越僵。
出差時請鄰居幫忙代收快遞,次數多了,對方多少有點怨氣,卻不當面拒絕,只是背地裡把快遞袋踩得亂七八糟。
而最令人詫異的是,這些明明可以一句話解決的問題,最後卻都落得損人不利己的結果。
我們害怕衝突,所以隱藏憤怒,最後卻又被憤怒所傷。
何必呢?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隱形攻擊比攻擊更可怕,生悶氣比生氣更傷人。
如弗洛伊德所說:“一切被壓抑的,終將以更醜陋的方式展示出來。”
如果有一天,當被積攢起來的情緒不得不需要一個出口的時候,勢必如洪水猛獸。
倒不如在出現矛盾的當下,用更恰當地方式把問題解決掉。
或許誤會一場,或許不相為謀,至少你懂了我的原則,我懂了你的態度。
曾經在網上看到有人提問:“親密關係是怎樣被一步一步毀掉的?”
有網友回答:“有矛盾的時候,總覺得忍一忍就過去了,忍到最後,對方開始變本加厲,我卻連和他吵架的興趣都沒有了,兩個人就這麼分道揚鑣了。”
先生認為,在親密關係中,比吵架更傷感情的,是沉默和冷戰。
忍一忍,或許可以換來一時的風平浪靜,但兩個人之間的問題卻從未被真正解決,只會在日復一日雞毛蒜皮的生活裡,越演越烈。
直到有一天,吃了太多的苦,就會想放下,攢了太多的失望,就會想離開。
多少明明很好的感情,到頭來,都是毀在了一個“忍”字上。
而恰恰相反的是,比起那些忍氣吞聲的關係,“敢翻臉”的關係往往比我們想象得更牢固。
敢翻臉,並不意味著隨意歇斯底里,而是代表我願意誠實地擁抱自己的負面情緒——
我想要告訴你我的不開心,想讓你知道我的底線和邊界,我不會認為有情緒是一件羞恥的事情,也願意接納你的委屈、憤怒和苦惱。
然後帶著各自的稜角,互相磨合,彼此適應。
不失氣度,不失溫度,這樣的相處,才是恰到好處。
先生髮現,隨著人逐漸成熟,越來越覺得在生活中,被討厭是一種勇氣,會生氣是一種情商,敢“翻臉”也真的沒有那麼可怕。
適度憤怒,不過是一種建立底線的方式。
恭喜那些敢發脾氣的人,也許不夠溫和,卻足夠真誠;也許不能讓一切保持風平浪靜,卻給了彼此解決問題、修復關係的途徑。
我們表達感受,而不批判行為;
我們針對某事,而不怨恨某人;
我們可以表達,也願意傾聽。
或許,這才是成年人更成熟的相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