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時候看新聞說一個30多歲的大哥不知道因為什麼事離家出走了。新婚的妻子,年邁的父親心急如焚,四處尋找。不知道他到底遇到了什麼事,但是卻讓我深受觸動,因此也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我生活在一個三四線的小城市。從二流大學畢業後曾經做過幼兒教師,而後開始做對外貿易。如今畢業已經快要4年了,工資一直3000-4000左右左右。曾經也是滿腔熱血,想創業實現自己的宏圖大志。但是生活告訴我們成功並不是那麼容易。上學的時候不覺得,年紀越大發現花錢的地方越來越多。除了日常的開支我們必須面臨更多的交際應酬。房子,車子,票子為的都是面子。漸漸地我們就會感到深深的無力。因為我們的工資也只能維持基本的生活,並不夠我們去達到理想狀態。為了理想我們不得已想盡各種辦法搞副業,想讓生活更容易掌握一點。
我看到網上有人提問欠貸了要怎麼辦。而且這種聲音似乎不在少數。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一個新的概念誕生了,那就是“提前消費”。顧名思義就是花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其實這些新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人們的自制能力可能被高估了。這種貸款就像上癮一樣,讓很多人陷入其中無法自拔。借的錢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長久下去人會被債務壓得崩潰。都說成年人的崩潰就在一瞬間。一根稻草足以讓脆弱的堅強潰不成軍。
那年我的手機上下載了支付寶。就算沒有錢也可以買東西付款。後來一個月後發現自己竟然花了幾千元。感覺不是花的自己的錢一樣。我開始重視這件事。從那以後我有了記賬的習慣,自己的各個方面的開支都記得明明白白。有時候一些不必要的花費直接說服自己放棄。有時候我還會使用支付寶付款,但是我並不覺得不安,因為我對於自己的收入和支出都有明確的安排。
要問現在對人們生活影響最大的是什麼,我會說是手機。現在幾乎沒有人會離開手機超過1分鐘。不知道大家的手機都有哪些軟體呢。我的手機上軟體分為類:娛樂類,工作類,學習類,通訊類,工具類。娛樂類包括抖音快手,影片音樂。工作類包括工作中用的各種軟體。學習類是我平時學習英語,瑜伽等各種軟體。通訊類是中外各種聊天軟體。工具類包括外國語言詞典,日曆等。為什麼要跟大家分享這個呢,其實我是一個沒有那麼自律的人,經常大部分業餘時間放在娛樂上。其實手機給我們提供的學習機會還是很多的。只是我們的自控能力太差。
以前肆無忌憚的整體無所事事,現在我心裡有了一個規劃的雛形了。每天要早上早起鍛鍊,給自己做健康營養的早餐。然後是工作,學習工作技能,總結工作經驗。爭取將工作做得越來越好。下班後做一份賞心悅目的晚餐,清淡一點。然後出去散會步。接下來可以娛樂一下。每週至少有5天要拿出1小時來讀書長知識。也要抽出時間跟自己的好朋友出去旅遊,看看外面的世界。這便是我追求的平淡生活。想必這樣的生活不會讓人變得壓抑。一旦遇到問題一定不能讓自己逃避。找到自己的痛處,將他大大方方擺在燈光下颳去血水,縫好傷口,換來是以後的安心。
零零散散地說了很多,其實就是想說。你要笑一笑,規劃好自己的明天,自律一點。把自己的生活過得精緻一點。如果遇到不順心的事當場解決了,一點尾巴也別留。那麼生活也是值得期待和留戀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