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先來介紹一下背景。

我爸有一個哥哥,就是我的大爺。大爺前些年得病去世了,去世的時候不到60歲。

我大娘就帶著堂哥和堂弟生活,可是過了幾年,我大娘也身患重病去世了。這下子,一對兒子成了無父無母的孩子。

堂哥比我大兩歲,堂弟比我小一歲,都是三十歲出頭。他們父母去世的時候,這倆人都沒成家。

這些年,他們常年在外打工,一般都是在我們省內,山東沿海地區的工廠裡,找些活計。只要肯幹,還是能攢下錢的。

他們倆都是初中沒畢業就出去打工了,按理說,如果踏實肯幹、會過日子,有點積蓄肯定沒問題。但是,堂哥是掙多少花多少,堂弟倒是存下點錢。

他們在老家村子裡,有間比較簡陋的房子,但也是個落腳的地兒。但是每次經過縣城,他們都會在我家裡吃住上幾天。

我爸媽在這方面一點不吝嗇,總是好吃好喝地招待,儘量讓他們感覺到是在自己家。

因為他們在外打工,老家有什麼事,都是我爸我媽幫著張羅處理。

比如前一陣子,老家宅基地確權。因為各種原因,村裡有點為難他們的意思。其實在農村,總少不了這樣的事。

我爸我媽就專門跑去村裡,跟村幹部協商這個事,我媽還專門跑去鎮上詢問這事兒,最後也是幫他們搞定了。

我媽只是給堂弟打了個電話,告訴了他這件事辦成了。因為房子在堂弟名下。

還有去年,堂哥在我家縣城駕校裡學車,一學倆月,就天天吃住在我家,我媽天天給他做飯。

閒暇之餘,我媽還乾點零工,也能掙點零花錢。就想著,堂哥學車也不是天天學,如果能跟著也乾點零散活掙點錢,就不至於坐吃山空。

但是堂哥不幹。

我們村裡有個男孩,在縣城裡當廚師,幹得也不錯,每月能有五六千塊錢。那時正值夏天,飯店裡燒烤生意火爆,說讓堂哥幫忙幹幾天吧,堂哥也不去。

多少年了,堂哥就是掙多少花多少的人,不買房,也沒結婚,女朋友倒是沒少換。

我爸媽也經常說他幾句,但是聽不進去,現在我們也勸爸媽儘量少說他們,省得讓人家煩。

去年國慶節我跟老公結婚,堂哥堂弟都來了,但是沒有一點表示。

沒有多有少,多少是個意思,至少應該表示一下,這是禮節,更是情意,但是他們誰都沒有掏一分錢。

這事,讓我媽挺生氣。事後想想,我也挺生氣。老公也說,他們這事辦得有點不合適了。

兩個人也都是三十多歲的人了,如果再說自己不懂事,沒有誰會一直慣著誰。

誰對誰好,也不是因為欠他的,而是讓自己心安罷了。我們現在就這樣勸我爸媽,對他們好,也是衝著逝去的大哥大嫂,和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夠了

但是,我至少覺得,他們不應該把別人對他們的好,當成理所應當。

今年過年也是,我們在北京也都沒能回去過年。堂哥、堂弟也都沒回去。

年前,他們倒是給我媽打了個電話,說了一聲不回去了。年後,也沒再打電話。

最讓我生氣的是,儘管不回去過年,你們至少給二叔二嬸郵寄點年貨,表示一下過年的心意吧。

其實也沒誰圖吃你的多少東西,而是看你有沒有這份心。但是倆人誰都沒有。

他們倆人在老家都沒成家,還都是小孩。很多需要操心的事,都是我爸我媽幫著張羅。他們難道也覺得這是理所應當嗎。

還有,每逢年過節的,我爸都回去給爺爺奶奶上墳燒點紙錢啥的。但是每次,都不會忘了給我大爺大娘也燒點紙錢。

今年過年前也是。

如果是懂事的孩子,但堂哥或堂弟總得在電話裡說一下,比如說給我爸媽一百塊錢幫忙買點紙錢給他爸媽燒一下類似這樣的,至少也應該感謝一下。

還是那句話,沒有誰想要他的錢,但是他得有那份心。因為還是那句話,你得看到別人的付出,你得看到別人的好,你不能覺得理所應當,對誰都是如此,哪怕他是你的父母至親。

過年這件事,也讓我對堂哥堂弟很滿。

其他的啥也沒說。

我能理解一個兒子對母親的孝心,但是我不能接受他對我父母善意的無視。

他們不想回家過年,終究覺得我家不是他家罷了。

人與人之間,一定要有邊界感,親人也是一樣。

就像對我的堂哥堂弟,我一直覺得,不要模糊邊界,因為畢竟叔嬸不是父母

說多了,他們會煩。付出太多,如果他們沒有相應迴應,我爸媽難免不會有不平衡,因為這是人性,不要苛求人性。

其實生活中我們也常遇見這樣的困惑,對一個人掏心掏肺地好,並不一定能換來親密無間的情感。缺少理性和剋制的付出,很容易扭曲這種關係,最後就是出了力,卻不討好。

保持適當的距離,大家各自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足夠了。

你覺得呢?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既了知法由心造,心性本空,便能對如法修證和愚頑難調不生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