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中的男主人翁是50歲以上喪偶再婚男人的典型,他在二婚生活中的種種表現與心理極具代表性。
沒有經歷過二婚,不知其中的難。
每次看到個別人在拍影片給大家看自己的二婚有多麼幸福,幸福其實真有,比如翁帆與楊振寧,他們的婚姻,彼此都能感覺很幸福,因為他們彼此都能毫不保留地給到對方所需要的,有多少普通人家彼此能做到?
當事人劉女士:我47歲那年因為與前夫感情不和、孩子也大學畢業了,感覺沒必要再委屈自己,就與前夫協議離婚了,在前面的婚姻中受傷很重,對感情婚姻不再抱幻想,因為自己明白:年輕時自己各方面都不錯,選擇面可以說很寬,自己都沒能選擇好,到了這個年齡,女人的選擇範圍更小,所以對再婚沒有信心,做了餘生一個人過的打算。
也許是命吧,離婚兩年後,我得了一場病,孩子親人都在外地,鄰居、同事知道後給我送飯送藥。這次病好後感覺朋友的勸說再婚有道理:有些事丈夫的角色是沒人能替代的,頭疼腦熱的時候身邊還是有丈夫在身邊好些。於是,在朋友的撮合下,與大我六歲的現在的丈夫認識,彼此感覺合得來,志趣相投,工資收入相近,雙方孩子也都同意,就登記結了婚。
結婚後,誰的工資誰拿著,飯菜誰有時間誰做,我覺得他孩子沒有了親媽,挺心疼他孩子的,我孩子也和我說:媽媽對我和對姐姐要一樣。
他家孩子已經結婚,每次到我們家裡,很少會帶東西,其實我也不是希望他們帶什麼,每次來我都是給他們做一桌子菜,提前準備多種的水果、乾果,我覺得我們經濟上不差,工資都不算低,孩子們能來就挺好的,要讓他們吃好喝好,高高興興的來,開開心心的離開。並且每次都會給他們帶上水果什麼的。他孩子在我們結婚一年後開始喊我媽,我傻傻的感覺自己做的很好,人家孩子這麼大能喊自己媽,很開心,我以為人都會善良,將心比心,其實不然。
我孩子很少到我們家,我只希望他能在兩邊孩子們同時來的時候一樣對待,不要很明顯的表現出偏心。
現在想想,自己很傻,他根本做不到像我對待他孩子一樣對待我的孩子。記得第一次約雙方孩子一起到家裡來吃飯,燉了一隻雞,剛端上來,他就說他和他家閨女一人一個雞腿,別人不要動哈,像開玩笑,我沒有在意,但每次都這樣,我就感覺很不舒服。而且他經常把我孩子網購買給我們吃的東西,部分或全部給他家孩子送去,我孩子買給我們吃的東西都比較貴,是孝敬我的,孩子問我是否喜歡,味道好不好,我沒有吃,不知道味道啊,又不敢和孩子直說,心裡對他這種做法很反感,但如果反對他送,又擔心會傷他。
家裡的衛生他基本不管,他家的孫子寒暑假基本都在我們家過,這個孩子脾氣暴躁,發起脾氣大喊大叫,而且沒完沒了,晚上看電視很晚才睡,如果催促,他不理你,早晨不起,一般要睡到12點或更晚,如果喊他早起,他會大叫讓你出去。還有他的閨女每天都問他孫子,吃的什麼菜,什麼水果,感覺像被監督。每個假期都是在煎熬中度過。和他商量能不能不讓他孫子整個假期都待在我們家,他一口回絕,說什麼假期孫子在爺爺奶奶家很正常,鄰居家也這樣。
他與去世的前妻關係特別好,他心裡會拿我和他前妻比,說過去他前妻會把工資都交給他,家裡的活都不讓他做……
老師,我很反感現在的生活,已經離過一次,想離,但我沒有勇氣,這樣的婚姻我還能繼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