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相信愛,才會遇見愛。
01
曾聽老人們說,只要你有房有車了,就不愁沒老婆。年少的我也曾質疑,難不成是跟房和車過,而不是那個活生生的人。
在我看來,只要不是閤眼的人,即便是家財萬貫,也不願委屈自己。畢竟婚姻是一輩子的,不是短期的合租。
現在想來,還是我太年少天真了,或者說是過分高估了愛情,而低估了人性的善變。我曾親眼所見,一對情侶在街頭拉扯,女的想要分手,而男的不讓。
因為好奇,我也跟路人一起看熱鬧,究竟是什麼樣的緣由,可以讓兩個人在眾目睽睽之下如此拉扯,原來是女的想結婚,而男的不想,覺得時機不到。
恰巧此時,有個男的狂熱地追求女生,並承諾要娶她,只要她懷上孩子,就可以領證,入住新房。男友聽了無比生氣,覺得她物質,多年的愛情,比不過眼前的誘惑。
還沒等最後的結果,我就離開了人群。我覺得,沒有對錯,都是可以理解,不必指責誰。真正好的愛情,應該是相互滿足和成就的。既然你給不到,也不能阻擋我去追尋幸福。
02
或許有人會說,這樣的女生未免也太傻了,去追求可以自己努力得來的房和車。殊不知到最後,真正能給你安全感的,只有你自己。
說一個真實故事,我同事的親戚,據說長得特別水靈的一個女孩,追求者特別多,可她對於婚姻沒什麼見地,都是聽從父母的安排。
老一輩的人思想都比較守舊,覺得女人這一生,嫁什麼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安穩。於是千挑萬選,選了一個有房有車,也有一定地位的男人。
其實,女孩不是太樂意,因為男人長得不在她喜愛的範圍內。曾一度反抗,想要離家出走,不料最後都無果,只好乖乖就範。
事情的最後,如父母所願的女孩,婚後的生活過得並不幸福,公婆嫌棄,老公冷漠,孩子也不疼愛她。
要我是她,情願一個人孤獨終老,也不要過那樣的生活。即便有房有車,可那些東西,所能給到安全感,真的少之又少。
在那樣的氛圍裡,內心正常才怪,也難怪有產後抑鬱,想要尋短見的女生。真是讓人忍不住惋惜和悲嘆,與其說是父母害了她,倒不如說是她自己選擇的結果。
03
人與人的差別,往往就在一個個的選擇中,拉開了差距。說下我小姑的事蹟吧,她這個人比較有主見,聽我奶奶說,讀書那會因為家裡窮,不到高中畢業,小姑就輟學了。
家裡面開始給她張羅婚事了,挑選合適的人選。可小姑偏偏不走尋常路,她選擇了外出打工,不走同村女孩走過的老路。
她覺得,女人這一生,不該被束縛在一個地方。她還年輕,就應該出去闖蕩一番,哪怕最後碰得鼻青臉腫,也無怨無悔。
家裡人執拗不過,也只好順從了小姑的決定。其實她早已有打算,趁著外出打工之際,順便把自己的終身大事給敲定了。
果不其然,臨近過年,領了個老實木訥的男子回家了,家裡人氣得咬牙切齒,恨鐵不成鋼的斥責,要房沒房,要車沒車,你怎麼就可以私定終身了呢。
面對家裡人輪番的指責,她也給予了反擊,說只要有雙手,就不怕沒房沒車,我是嫁人,而不是房和車。
說得無比理直氣壯,家裡人被說得百口莫辯,只要放任她胡作非為了。時至今日,長輩們仍會拿出來唸叨,說當年小姑如何叛逆,好在最後的結果是皆大歡喜的。
04
我覺得人生沒有絕對正確的路,不管你走哪條,都會有人指指點點。就像我的好姐妹,小小年紀就買了房和車,但就是不談戀愛,讓長輩們甚是惱火,不知道她想要什麼樣的男子,過怎麼樣的人生。
在長輩們的眼裡,覺得女生到了一定的年紀,就得嫁人生子的,這是必須要經歷的使命,不可推卸的。
我能理解長輩們的擔憂,可婚姻不是兒戲,沒有遇到合適的人選之前,寧願一個人過得冷清一點,也好過兩個人過得都憋屈。
或許有人會說,婚姻沒有十全十美的,都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你都沒給對方機會,又怎麼說自己遇不上呢。
道理似乎如此,當你真正從內心接受後,才會有可能從茫茫人海里遇見,那個可以與你攜手一生的愛人。
只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女生,不太相信愛情了,覺得男人靠不住,不如房和車來得實在和有安全感。
可人這一輩子,還是得多些體驗,既然你都努力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何不在此基礎上錦上添花一回,去尋覓那個可以相伴一生的戀人。
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只要是對的人,可以放棄物質要求,不必苛責。因為陪伴到最後的,往往是一顆真心,而不是冰冷的房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