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四個字:換位思考。

就比如說職場中經常會有佔小便宜的人,而且這類人也習慣於借錢不還。從心理角度去分析,愛佔小便宜的人最怕的也是吃虧,其實只需要用一句話將他嚇跑。跟你借錢,你可以反過來跟他借錢,而且數目要大,對方不可能借,而且會自動地離得遠遠的。

很多美德類的詞彙其實既可以於人也可以於己,這些之所以能稱之為是智慧其實就是與人的相處之道,既可以用來維繫關係也可以用來保護自己。

就比如說“換位思考”,很多時候是用來體諒別人,其實也可以用來保護自己。因為換位思考就是分析對方的心理想法,把自己當成對方在腦海中模擬對方的行為,也就能知道對方的心理打算,也就能清楚到底該怎麼做,也就是有根據去決定是包容對方還是針對對方。

就像愛佔便宜借錢不還的人,原因也就是怕吃虧,自然也就可以從這個角度去想怎麼應對這種人。

能看透一個人的心理也就能從本質上去做出應對,所謂殺人誅心,想要誅心也就需要看透一個人的心。

太極拳裡有一個說法叫“卸力”,也就是使對方的力無處可著,這個人往往就會被反傷。

其實對於壞人也是這樣,與壞人爭鬥要講究迂迴戰術,為什麼有的人明明是在做錯事還自認為有理的樣子,從心理過程中分析,本身壞人做事也是在付出行動,只不過這種行動是自私自利的,如果所做出的行動無處著力,就會因為自感白乾了一場而狂怒。

本身壞人就屬於自私自利,總想不勞而獲的人,這類人吃一點虧都會心裡不好受,所以如果做的壞事沒有做成,心裡就會氣憤難當。

就像小偷,小偷可惡在不僅偷東西,還會禍害東西,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小偷偷東西偷不著會砸一些東西洩憤,因為從心裡就覺的自己做的事是白乾了一場,自認為自己的勞動浪費了時間精力,所以就做一些極端的行為洩憤。

心理陰暗的人往往是因為生活中有太多的陰暗面,所作所為總喜歡藏著,也就缺少正面的互動,也就看不到積極陽光的一面。

就像在教室裡,總會有這樣的人突然大叫一聲,這類人往往是學習不怎麼樣的人。因為在學習中沒有什麼交流互動的夥伴,所以就做一些譁眾取寵的行為引起鬨堂大笑,而且會把這種笑當成成就感。

一些網路大V也是如此,看待一件事時產生不了合情合理的見解,就會說一些自認為是真知灼見的觀點來刷流量,這類人往往就是沒有生活,只能存在於網路的物種,等到被刑拘也沒會認為自己做得有什麼錯,反而會因為得到警察的關注認為自己多引人注意。

越有生活的人,往往是心胸越豁達的人,因為每天都過得充實也就沒有多少時間去扯淡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

可以這樣講,一個有正常生活節奏的人,早上早起做飯吃飯送孩子上學,緊接著開始一天要完成的工作,到了中午接孩子回家吃午飯午休,下午又開始送孩子上學自己再去上班,晚上下了班一家人在一起聊天看電視為明天的事做準備,也就沒有多少時間去想七想八,想的也是能做出實際效果的事。

往往就是一天裡一直在呆坐有時間亂想的就會想一些沒用的事。

總的來說,人的一天需要有一些思考的時間但是不能太多,更多的時間應該用在邊想邊做上,不然就容易胡思亂想,而且思考的時間應該是用來反省總結,而不是一些生悶氣鬥悶子的事。

工作學習的事情除了是為了生存,也是為了過日子打發時間,人真正能處在享受生活的時間段其實並不長,即使有大把的時間享受生活也會因為沒事而找事。

換句話說,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事做,人與人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相互獨立的部分就是自己要做的事,相輔相成的部分就是相互幫扶共同完成的事,兩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缺少換位思考思維的人往往就是一直在自己做事,即使是與人合作也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也就很難與人真正的合作 。

孫子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事情首先要了解對方,然後才能有的放矢地做事,其實這就是上學的時候先要讀清題幹再去做題。

換位思考其實就是探究對方的心理,明白了對方的心理,也就知道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做,也就知道該怎麼去應對。

就像現在的一些自媒體,為什麼會毫無底線地去詆譭先烈,沒三觀原則地說一些很反常的話,其實根本原因就是缺少生活,也就是網路上經常說的一種“孤兒”的存在。因為做事情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也就不會去為其他人考慮。而且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少家教,但凡有一點為家人考慮的思維,做奇葩事之前也會想想會不會對家人造成傷害。

三觀感人,缺少價值觀人生觀的人往往就是缺少生活,缺少家庭的人,也就很難有責任感,做事就會不考慮後果。

有家庭有生活的人會因為家庭親人朋友,做事的時候會三思而後行,首先會想的是不要影響家人和身邊的親人朋友,有這種思維的人就會盡可能的努力把事情做的圓滿。

總的來說,人需要去交際互動,並不是網路上的虛擬互動,而是需要回歸生活的交流。網路對話和麵對面對話是不一樣的。

生活中有句話是“網路上的巨人,生活中的矮子”,有的人在網路上和現實中會形成強烈的反差,本身網路對話和現實對話就有著巨大的不同。

網路交流的雙方相隔甚遠,有時間去思考,也不用去考慮語氣情緒。現實交流不僅要說話,還需要用腦力去反應該怎麼說,用什麼樣的語氣表情。

為什麼有的人學歷並不高但是依然比一些學歷高的人混得好,其實這就是交際能力的區別,有的人雖然沒高學歷,但是能敢說敢做,能與人正常交流。有的人雖然學歷高,但是隻是停留在理論文字上,並沒有實際交流應用的能力。

人的能力應該是迭代增加的,不應該是因為一個能力而丟掉基本的能力。

換句話說,說話交流是基本能力,交際的基礎上增長見識學識才是真正的提升,如果因為見識學識而丟掉了基本的說話交流的能力,其實這並不是完善發展。

成年人應該學會共存,而不是隻是做選擇。

就像南方人和北方人,明明可以共存,有的思想見識低的人總是在挑南北之戰。

同樣的,手機不管是蘋果還是華為,兩者其實是共存的東西,人是用手機的,並不是手機在約束人。

以前寫過,越無知無能的人越愛拉幫結派,無知就會因為不瞭解而懼怕拒絕,無能就會因為沒有信心去控制而本能地躲離。

真正有思想見識的人會想著將事物進行共和共產,而不是簡單地顧此失彼。

其實人類歷史的發展就是這樣的規律,就像三國演義的開頭所寫的“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的時間太長,有的人一直在努力,有的人就安於現狀,也就有了差距,然後就開打。打到後來弱得直接被淘汰掉,剩的強的誰也打不過誰了,也就開始合。

從這個角度來講也就能明白,人需要有個努力上進的意識,不管是在外人還是親人面前,都需要有個上進的狀態,從現實的講,人如果無能就會姥姥不疼舅舅不愛。

外人不親近無能的人這也很正常,在親近的人面前如果無能,即使親人包容也會很難受,因為情分和本分是不能相互代替的。

換句話說,任何人不可能管另一個人一輩子,也就是老話講得“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人最終還是需要自立自強。

人生在世,不管什麼事都需要智慧,而智慧需要自己努力增長。

就像愛,真正的愛其實不是大包大攬,真正懂愛的人會全面的考慮,不僅要給愛的人幫助,還需要考慮給的是不是得當。

為什麼有的父母其實並不管孩子,但是孩子仍然懂事,其實這種父母並不是不管,而是會管。孩子在做什麼讓他自己去做,但是眼角的餘光不能脫離,該制止的時候需要制止。

泡妞也是這樣,追姑娘但是不能粘,男人最忌的就是話太多,說一百句不如直接去做。現實的講,女人需要的是安全感,男人需要有個擔當主見,如果什麼事都要商量都要問,那就錯過了很多機會。

就像《亮劍》裡丁偉的一句臺詞:“靠請示打仗,哪道菜都別想吃上”。當然了,做事幹淨利落需要有足夠的智慧,也就是說要打有把握的仗,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盲目地做。

這個就需要換位思考,去主動地分析對方的心理。

其實這個就需要去關注,換位思考,想要得到別人的關注,先得去關注別人,如果對別人不瞭解,也就不知道哪些事能和別人同頻,別人也就關注不到自己。

這就像打牌,真正會打牌一直在看別人出的什麼牌,也就能知道對方還剩什麼牌。不會打牌的往往就是隻看自己的牌,不看別人出牌,也就一直不知道別人還剩什麼牌。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幫助他人的好處,可能遠超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