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主題:換位思考、反躬自省、語言暴力、
《非暴力溝通》的作者是美國學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曾因在促進人類和諧共處方面的突出成就,獲得了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他在書中提出人與人之間非暴力溝通的方式。我們依照這種方式來談話和聆聽,能夠理解、看重並最終滿足彼此的需要,避免語言暴力,使彼此情意相通,和諧相處。“當我們褪去隱蔽的精神暴力,愛將自然流露。”
節選的這段話集中體現了盧森堡博士這一重要理念。我們被指責和批評時,有四種選擇:內疚、反擊、反省和體諒。內疚和反擊這兩種方式不能讓我們停止彼此的精神傷害,反而可能激化矛盾,使言語衝突升級,直至演變為語言暴力。
聽到不中聽的話,我們不要急於自責或反唇相譏,而是要反躬自省。不僅要反省,還得換位思考,發現、尊重並滿足對方的感受和需要。反駁是站在自己立場為自己辯護,拒絕承認自己的錯誤;反省雖然也是站在自己立場,但更看重被對方信任和接納;體諒則是由己及人,將心比心,瞭解和滿足對方的感受和願望。
我們感覺這個世界越來越冷漠和充滿戾氣:一是我們陷入“不會表達感受,覺得人們冷漠”的惡性迴圈中。二是我們不明瞭語言暴力產生的根源。衝突升級源於憤怒,而“所有憤怒的核心是需求沒有被滿足”。
我們大多數人使用的語言傾向於評判、比較、命令和指責,暴力溝通強呼叫心傾聽和體會對方的感受,理解和接納對方的需要。滿足自己的需要,心不委屈;滿足對方的需求,堅冰自然融化;如果彼此的期待和需求都得到滿足,言語的干戈就會化為互愛互助的玉帛。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是觀察、感受、需求、請求。察言觀色之後,最重要的是傾聽,“鑼鼓聽聲,聽話聽音”,我們要傾聽對方的“話外之音”,也就是話語背後隱藏的感受和需要。請求是最後完成非暴力溝通的禮貌方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