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最近,我發覺,我寫作寫上癮了。

我周圍太多很具個性的面孔,在我的生活裡穿梭,我恨不得一個一個都把他們描述出來。

一來鍛鍊我的文筆,而來,他們的形象在我的世界更豐滿,更立體化,在我的日誌,在我的記憶“文件”裡可以儲存下來。

因為靈感稍縱即逝。過了這個時間段,我的印象就要模糊,我寫作慾望就會減退或者轉移。趁現在有興趣,趕緊寫幾筆。

陳帆,算是我的首選寫作物件吧!

記得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身影,就讓我注目良久:一米八左右的個頭,端正帥氣帶著近視鏡的面龐,活脫脫一個大學生模樣,氣質狀態那麼意氣風發。扔在學校裡你根本不會懷疑他是社會中人。儘管他後來對我說,他不是大學生,只擁有高中學歷。可是,氣質是裝不出來的,就像植物花朵的香氣,不自覺地散溢位來了。

然而,他從來沒有以所謂的“顏值”而招攬世界的眼光。相反,他極為不修邊幅,穿著隨便,大夏天甚至帶個草帽遮擋太陽,更不用說像那些時髦的年輕人一樣努力“裝酷”了。我感覺他是那麼樸實。樸實的近乎“邋遢”。或者簡直是自我糟蹋形象。

他性格隨和,總是不緊不慢,笑容滿面而又滿不在乎的樣子,感覺很有涵養,而又放浪不羈,玩世不恭。飄渺的讓你捉不住似的。他似乎是那種外表文人的儒雅,骨子裡泥鰍一樣的光滑。

我總想和他接近,探討他的性格,或者“近朱者赤”沾染一些些文雅氣息和談吐見識,我內心裡總是把他當做一個真正的大學生來欣賞和溝通。

我的性格生來不是現實的那一款,我注重天性興趣,我喜歡心靈生活,此生沒有上過大學感到終生遺憾。對大學生或者具有儒雅氣質的人仰慕的近乎病態。

儘管不論你從哪個大學走出來,最終都要走向職業,走向爾虞我詐,走向柴米油鹽,走向俗世做個“俗人”。每個人都要經過“文雅”,“涵養”,“風度”,“氣質”諸如此類清高的過渡和斷奶期,最後蛻變成一個油膩膩的“現實人”。

可是,我的心裡一直住著一個“少年”——他就那麼終生不識時務地,很夢幻地活著。他幻想著他的周圍也雜湊著一個個氣質儒雅的浪漫的“性情中人”,像他一樣終生“少年感”的“款型”。生活才過的有滋有味。

可是這個陳帆似乎從不為什麼友情、兄弟情啊而轉移,對任何人,對任何事,都那麼不遠不近,拿捏的熱情和笑容似乎剛剛好。我有時甚至會嗅到一種“世故”味。

我總是自以為是半個心理學家,別人的心靈我可以偷窺個八九不離十。事實上我的自信常常是錯誤的,而且總是自我感覺良好地把自己的“感覺”用文字記錄下來。

不知道有沒有價值,就像這一篇。可是,寫作的愛好總是千真萬確的吧!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男人永遠是個有爭議的話題,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