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上,我們可以看到生活中的普通人吐露內心世界。
對家人和朋友都不方便說的一些話,反而可以在網際網路世界上毫無顧忌地對陌生人敞露胸懷,並收穫祝福。
大概是因為多數的90後剛畢業參加工作沒多久吧,最近知乎有個熱門話題:“90後的你現在擁有多少存款?”
答主小哥哥95年的人,從事IT行業,畢業兩年存了將近75萬元。
看到開頭,我想的是做IT很多人996、007也願意,果然賺錢。
直到我看到後面一句:因為我得了癌症。
小哥哥自立自強,自大四之後除了學費沒有找家人要過一分錢,在自己沒有“掏盡最後一分錢之前”也不願意開口求助。
他是聰明理智的,用不多的年終獎配置了一整套的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
他又是不幸的,剛走出校門就罹患癌症:
小哥哥清楚意識到“這筆錢真的不多”,卻沒有被生活的真相打倒:
但是,真的,我想活下去。
看到這裡我不禁動容,再往下翻,還看到他對網友的叮嚀囑咐:
他當時仔仔細細研究了保險產品和方案,對保險的看法也很中立客觀,也有自信婉拒了同事領導的幫助:
“告訴了他們我買了商業險。”
“正在思考在床上可不可以發展保險業務開啟事業第二春(偷笑)。”
這是一位堅強、樂觀、理智的95後小哥哥,對於“消費”他的保險從業者,也只是在結尾索取一個祝福:
02
小哥哥最近的更新時間是在2020年的12月24日,恢復得還不錯。就像他說的那樣:經歷了種種之後,人的夢想變得簡單而純粹。曾經的雄心,變成了現在的“活著”。18歲的生日蛋糕上寫的是“暴富”,而這兩年的蛋糕上寫的都是“健康”。加油!早日康復,未來可期~
03
點進來的讀者,有的可能是被我“標題黨”吸引,有的也許是抱著獵奇的心理,或者想了解賺錢攢錢的門路。
如果你一直看到了這裡,希望已經取得了你的諒解。
一方面我不想像很多保險從業者那樣把“保險”宣揚成“送保障”、“送溫暖”或者採用“販賣焦慮”的營銷手段。
但是另一方面,保險看不見摸不著,拿“現在的錢保障未來的風險”的“反人性”特點,又註定了保險從業人員需要喚醒使用者的保險意識。
我有個上海的朋友就是,身邊有同事確診癌症了,就向我諮詢了兩天保險,後來又犯了拖延症遲遲無法投保。
並不是每個人都像這位95後小哥哥理性。
可能只有在風險和意外面前,人們才會意識到生活的真諦吧,就像老人常說的,“大病之後必有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