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現實中經常出現,正如你逛街,先看到一件衣服覺得可以,於是買了,結果後面又遇到一件更好的衣服一樣。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叫學生撿麥穗,有個學生總覺得前面還有更大的麥穗,結果到最後,只撿到很小的。戀愛中,不可能把男人都排成一隊,讓你選,你只能在大概20-30歲年齡時,在你遇到的、而且追求你的男人中選擇,畢竟多數女人就算喜歡一個男的,也不會倒追。這就可能出現你選擇了一個,結果後面又遇到一個更讓你心動的。
一個女人一生會喜歡多個男人,這很正常。美國電影《廊橋遺夢》就是這個主題。該電影1995年上映,大概內容是:
和很多女人一樣,弗朗西斯卡在少女時代,也是一個文藝女青年。電影中,一個深夜,她讀著愛爾蘭詩人葉芝——就是寫那首著名的《當你老了》的詩人——的情詩。隱約聽見聲音,跑到院子裡檢視,發覺無人。走廊上晚風習習,她解開睡袍一絲不掛迎向風吹來的方向,這種操作顯然很文藝。但是,在一個閉塞落後的農業小鎮,她每天早上起來為家人準備早餐,晚上一邊織毛衣,一邊與丈夫看電視,與少女時代的文藝夢漸行漸遠。
遇到羅伯特後,喚醒了她的文青夢,她與羅伯特兩個人精神世界、愛好非常一致,兩人在短暫幾天相處時間中感情急速上升,發生了關係。
羅伯特希望女主角和他遠走高飛,離開小鎮。但是,女主放不下孩子和家庭,丈夫雖然平凡,但對家庭對子女盡心盡責,沒有任何過錯。最終女主放棄和羅伯特離開。
有人在網上痛罵該片是主張出軌有理。號主不贊成這種看法,出軌並不是電影焦點,電影焦點在於已婚婦女遲來的愛情與現實婚姻的衝突與無奈。
號主覺得這部電影很好,至少有這麼幾個啟示:
第一,決定兩個人感情強度與持續度的決定性因素是基本物質滿足的情況下,有共同的愛好,有可以引起共鳴的話題,用大白話說就是——兩個人一起話說不完。
第二,現實婚姻要考慮責任與義務,感情只是婚姻的一部分。對家庭深懷責任感令女主在私奔的最後一刻斬斷情絲,羅伯特也不再來打擾她的生活。女主的丈夫無權無勢無錢,沒顏值沒情調,只是一個普通男人,但在他的能力範圍內,盡到了父親與丈夫的責任,小日子過得雖然平淡但也算溫馨。一切都錯在沒有在合適的時間遇到合適的人,只能一聲嘆息,互道珍重,在內心深處為對方留出一個空間留存彼此回憶。
第三,女主的丈夫對女主是另外一種真愛。女主在丈夫死後,才發現丈夫早已察覺她與羅伯特的婚外情,但並沒有揭穿,而是留下抱歉:我知道你有過那麼多夢,可惜我沒有能力給你。女主是幸福的,有精神世界與羅伯特的共振,在現實世界中,有如此不惜犧牲了男人底線(很明顯,大部分男人都無法接受老婆婚內和別的男人睡過),從這個角度看,得到兩個男人的真愛,女主是幸福的。
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號主覺得主要看:
第一, 新出現這個人對你的感興趣與認真程度。如果只是玩玩,那你就虧大了。畢竟你之前選擇已經投入時間精力,而且會搞壞口碑,搞不好財色雙虧。
第二, 新出現的人與現有的人落差多大。如果現有這個70分,新出現的80分,那換成新人,也意義不大。如果新出現的人打90分,而且確認對你的態度不是玩玩,那可以考慮。
第三, 對現有人的補償問題。以往的禮物什麼的退回,外加適當補償,補償應新出現的男人掏,如果他這點誠意和實力都沒有,自然不必選擇了。
第四, 讓新出現的人多等半年一載。彼此都測試一下,也測試一下你自己對新出現人的感覺。就像前面說的,如果一年後,你們還能保持最初的感覺。而且男方願意馬上結婚的話,可以考慮換人。
雖然只要有機會,每個人都會選擇更好的,不管是物質還是感情。但是,畢竟是毀約,多少有點過河拆橋的味道,所以一定要確認新出現這個人是不是靠譜,是不是玩玩,以及對前任適當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