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01.

“你家閨女有男朋友嗎?對方怎麼樣啊?”

“有房有車嗎?”

“哎呀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該成家立業了...”

比起對工資方面的攀比,這些耳熟能詳的話更讓人無所適從。

甚至僱“假男友”躲過諸如此類盤問的邪惡想法也曾經在腦海裡一瞬間閃過。

我常常感覺奔二之後的選擇一直都在被生活推著走。

好像是從大人與大人之間的談話圍繞著房子、車子時,

就能很明顯地體會到他們不厭其煩的語氣間,想用安穩的工作為理由把你圈在自己肉眼可見的安全範圍內。

然後再催著你儘快找到門當戶對的另一半,最後順理成章地結婚生子,成為全職太太。

就像綠葉變黃而後凋零,只能踏著他們過往軌跡週而復始的迴圈。

可世界上不是也沒有完全相同的葉子嗎?

但當我滿心埋怨父母親戚過於保守老舊的思想時,

有一次不經意間瞄到鄰家兒孫滿堂其樂融融的畫面,再看看悄悄爬上父母鬢頭的白髮,

卻也似乎慢慢地開始可以理解這嘮叨背後的愛意和期待。

原來煙火年年,人事易老。

而最先讓我出現這個想法的,竟然是因為平日裡大小事都樂呵著過的女強人——我的媽媽。

又老了一歲了。這句話已經成為了我媽的口頭禪。

一天之內總要念叨上幾句,時而看著院子裡因季節更迭凋謝的花默默嘆氣,

或者感慨怕看到自己被歲月偷偷吻過的眼角的皺紋而不敢再多笑。

我慢慢察覺到了變化:過去天不怕地不怕的她也開始爬樓梯沒幾步就撐著腰喘大氣,

還有回南天時難以忍受的偏頭疼導致一整晚一整晚地睡不了安穩覺。

有時候忘記了自己是否關爐火,出趟門還要折回家再確認,甚至同樣的事總得跟你說上好幾次...

我開始反省這些年來自己對父母的相處。

讀書時忙著學習考上個好大學,出來社會了忙著工作大半年也沒有回家一趟,為數不多的幾次電話也被我匆匆結束通話。

父母能有什麼壞心思呢?

我們總是佔著年輕所以有恃無恐,以為來日方長,卻忘了父母面對老去時的慌張無奈。

02.

或許有人會問,我們理解父母那誰來理解我們?

難道為了滿足他們的期待而強迫自己去接受一段將就的愛情和婚姻嗎?

其實不然,理解父母的善意並不影響我們按照自己的頻率生活。

有次跟同事打趣說,“你今年28了父母都不催婚的嗎?”

她總是淡定從容的莞爾一笑。“催啊,肯定催。

我不由得一愣。站在原地思索了很久。

朝九晚五的工作和兼職,旁人眼裡的“拼命十三妹”。

發過傳單、做過保潔,嘗試過私房,也給小寵物做護理。

面對別人的不解和嘲諷,面前嬌小柔弱的她選擇了低頭默默前行。

面對父母的催婚,她選擇了理解和更加堅定的努力。

現在的她也收穫了喜人的成果,

在廣州買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第一輛車,甚至還帶著父母四處旅遊。

足夠的經濟獨立撐起了她不將就的勇氣。

她說,這個社會對我們有某些期望,但我們仍想用自己的頻率,長成自己的樣子。

我是向日葵,不勉強開成玫瑰。

03.

今天跟閨蜜去看了春節檔電影《你好,李煥英》。

微博有人評價說, 看這部電影千萬不要畫眼妝,一定要戴兩個口罩。

果不其然,提前準備好的紙巾意料之中的伴隨著電影的謝幕用完了。

特別是張小斐的那句“我寶...”一出來,直接戳中心裡最柔軟的點,個個哭成淚人。

真的就一瞬間的事,思緒彷彿回到了從前和母親的點點滴滴。

後來還一直跟閨蜜在感慨,

原來比起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過年式催婚更像是我們生活的底牌。

因為那藏在催婚裡的溫暖和牽掛,那讓我們厭煩地嘮叨或許正是別人心心念念卻不可得的奢望。

關關難過關關過,前路漫漫亦燦爛。

好好珍惜生活中的“李煥英”吧。

願我們終能開出屬於自己的花。

喜歡文章,可分享給身邊人看。

晚安~

11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又一次在外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