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故鄉年趣

這幾年,一家人天之一方,我忍受了很多寂寞,雖然經常劃手機,寫了一些文辭粗淺的小文章打發時間,今年在城裡過年,還是被小區裡的嘈雜弄得心神不寧,無法下筆謅幾句小詩和大家湊熱鬧。除夕,淅瀝的小雨下了一夜。兒子兒媳去了公司,我陪著小孫女看春晚,空蕩蕩的客廳,讓我一時遠離了喧囂,寧靜反而讓我感到孤獨,也許是身在異鄉的緣故,不由得想起故鄉過年的場景。

家鄉人過年留在我記憶深處的,許多是與“吃、喝、玩”三個字有關。

“吃了嗎?”“吃完了”。這是家鄉人平日常見的問候語。《漢書·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說明吃在家鄉人生活中的重要。

據說,明朝萬曆年間的首輔張居正,特別有口福,是個會吃,善吃的官,是吃中之最。他為官任上,天上飛的,地下爬的,河裡遊的,海里撈的,無不可以入他的私人宴席,無不可以入口。還有宋代的蔡京,明末的江南才子冒闢疆……蔡京最後的下場是餓死在發配途中,張居正,冒闢疆,都因吃而不能善終。他們在吃字上的胃口大,舌頭刁而靈,逼得手下廚師的手藝也在不斷翻新。這幾個吃貨,都曾在有關吃字上演繹出故事。這裡說明從古至今,吃不但在官場,而且在民間,都被視為頭等大事。說到這裡,對於家鄉人打招呼,你吃了嗎?就不難理解了。

少年時最期盼過年,為什麼?過來人都清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莊稼人只有到了過年這幾天,可以奢侈一把,大年初一,割二斤肥肉剁餡,吃一頓油乎乎的肉餃子,一家人都感覺幸福。現在,可不是這樣,日子過好了,雞、魚、肉、蛋天天有,海鮮也擺上普通人家的餐桌,城市鄉村逢年過節,大談美食,不少家庭宴請親朋好友,選擇了去酒店,進入一家餐館先問有什麼特色菜,再詳細瀏覽選單,如今家鄉人從吃飽向吃好的方向發展,可謂是吃出了質量,吃出了層次。

喝,古漢語中運用有點雅。喝酒不能說喝,說成“飲”或者“吃”,飲者,即為喝酒的人。據粗略統計,中國人過一個春節,所喝掉的酒,夠填滿好幾個西湖。人際交往中,喝酒的理由很多,家鄉人過年喝酒似乎不講理由,一家人除夕夜要喝,大年初一還要喝,春節這幾天似乎就是喝酒的日子。親朋好友一年未見,現在又從四面八方而來,年關聚一下喝幾杯也在情理之中。邳州人很少見過大海,但他們卻有海量,喝到盡興,猜拳行令有輸贏,白的喝光來啤的,見分曉時,十有八九人醉如泥。要問為什麼這般死灌?“一年沒見,想死了,”唯有酒杯見底方可彌補心中的缺憾。

這幾年,鄉村在進步,社會總會一年掀開新的一頁,大街上不見了打著飽嗝的醺醺者,村道上也不見了劉伶三年醉,絡繹不絕的走親訪友者,車來車往,成為城鄉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玩,說到這個字,每一個成年人都會回憶少年時光,因為人生短短這幾十年,只有那段歲月最開心。到了過年這幾天,長輩為了讓孩子們放肆一下,不但給好吃的,還賞給一些壓歲錢。

有這麼幾年,不知哪位好事者引領,大年初一要爬山,名曰“登高望遠,步步高昇”,效仿者紛紛,無奈邳境山少,蜂擁者踏平了山頭荒草,人群擁擠,小打小鬧時有發生。現在看來此舉有點老套。邳州地,北有艾山景區,南有土山景區,市區有桃花島,沙溝湖水杉公園,東有王傑烈士陵園,西有碾莊淮海戰役紀念館……這些景區都是家鄉人節日遊覽好去處,荒山野嶺式的郊遊再無人問津。

家鄉人流傳“三缺一”之調侃語。一旦閒下來,打牌,搓個麻將也正常。過年了,婆婆與兒媳湊個局,丈母孃與女婿扳手腕……塊了八角,一點小錢完全是為了開心取樂,但牌場上要講信用,輸了一分不少,贏了哈哈一笑,“拿去,買菸抽、買糖吃。”不過,無論是家人一起玩,還是左鄰右舍湊場,誠信是必須的。鄉下人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人格,玩即遊戲,輸贏一笑而已。

2020,2021,這兩個年真的不平凡,去年關在家裡過年,今年留在原地過年。我理解這種做法,十四億人要平安,心就是要想到一起,個人就要捨棄一些東西,有舍必有得,我信這個理。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社會關係處理原則:再好的朋友也要保持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