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東野圭吾曾說:“這個世上有兩種東西讓人無法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深表贊同。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道理,人人皆知,且永遠正確,但,大千世界,人心各不同,不是所有人,都能識別“真”,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分辨“善”。
有時候,我們掏心掏肺,別人視為理所當然;我們毫無保留,別人卻要得寸進尺。
就問你,難受不?寒心不?後悔不?
所以啊,凡事有度,過則為災,對一個人,千萬不可太好。
01
別太善良,會被傷害
在 《伊索寓言》中讀過一個故事。
寒冷的冬夜,阿拉伯人正坐在帳篷裡取暖,一隻渾身凍得僵硬的駱駝出現了。
它請求阿拉伯人:“我快要凍死了,能把頭伸進帳篷嗎?”阿拉伯人心生同情,很爽快地答應了。
過了一會兒,駱駝又提要求:“我還是覺得冷,能把脖子也伸進來嗎?”阿拉伯人也同意了。
又過了兩分鐘,駱駝還是不滿足:“這樣太麻煩了,我還是整個身體都進來吧。”
可是帳篷太小了,無法裝下突然闖進來的龐然大物。逼仄的空間,逼出了駱駝自私自利的嘴臉。它對阿拉伯人說:“這裡連轉身都困難,要不你出去吧,你個子小,找個防寒的地方很容易。”
可憐的阿拉伯人,就這樣被推出了帳篷,差點沒被凌冽的寒風凍死。
這樣的故事,現實生活中也很多。
大衣哥朱之文,出名後收入大幅提高,就掏錢回饋家鄉,給大家鋪路、修橋,還無條件資助生活困難的村民;但沒想到,鄉親們卻屢屢踹破他的家門,甚至借錢不還;
演員孫儷,曾愛心資助某貧困生4年,但當這個孩子知道孫儷收入豐厚之後,就不停要錢用來享樂;後來孫儷決定停止捐助,他就發文辱罵……
《生活大爆炸》中說:“如果你太善良,這個世界會把你啃得屍骨無存。”
善良當然是美德,但一旦過頭,就會成為他人刺向你的利器。一定要記住,善良要分物件,如果對方居心叵測、過度消耗,就一定要及時止損,拒絕TA、遠離TA。
否則,就是給那些不懂感恩的人機會,讓他們利用你的好說話、心腸軟,一而再、再而三地伸手,不斷索取,不停侵佔,直至最後,把你吃光抹淨,讓你遍體鱗傷。
02
別太信任,會被欺騙
關於“信任”,我很認同作家馮侖的定義。
他說:“信任,是把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願望、自己的希望放到另外一個人身上,它是一個給予的過程。”
信任,是人與人真誠相處的根本,是心與心有效溝通的前提;如果沒了,就是水有了雜質、紙有了褶皺、人心添了防備、情誼生了距離,非常可惜。
信任的分量非常重,所以千萬別過分給予,否則會被欺騙。電視劇《餘歡水》中的餘歡水,就是很好的例子。
母親去世時,留給餘歡水13萬塊,但這錢還沒捂熱口袋,就被好友呂夫蒙借走了。
5年後,妻子抱怨上班擠公交累,餘歡水決定給她買輛車。
於是他去找呂夫蒙還錢,呂夫蒙卻變著花招耍他。先是說,你只管去選車,錢我來付;但餘歡水一家子在4S店等了又等,都不見呂夫蒙蹤影,打電話也是關機;
後來好不容易聯絡上了,呂夫蒙卻說:“我在非洲出差呢,暫時回不來,等回來再說吧。”
餘歡水信以為真,但一轉眼,卻撞見呂夫蒙開著高檔車在街頭四處溜達。
謊言穿幫,呂夫蒙乾脆撕破臉,很直白地說:“我就是要騙你,就是要撒謊,就是讓你日子不好過!錢我會還,但是得看我心情。”
《哈利•波特》中說:“不要嘗試相信任何會獨立思考的東西。”
說到底,人心隔肚皮,每個人都是複雜的,你不知道你的毫無保留、心無城府,對方如何解讀;你更不知道,你的信任,對方是報以真誠,還是報以算計。
在這個真假難辨的世界裡,可以信任,但千萬要保持清醒,保持合理的懷疑。只有這樣,才能步入騙局。
03
別太痴心,會被辜負
很喜歡西蒙波娃說過一句這樣的話:“我渴望能見你一面,但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闡述了“不無限付出,不過分痴心”的感情觀。
任何一種形式的情感,本質上都是“交換”,交換的是雙方之間的重視與付出。當然,前提是,大家的重視和付出是同等量的。
如果一方持續投入,另一方照單全收,且不給予一丁點反饋,那麼付出的那一方,就是被辜負的一方。
在一檔婚戀節目中,看過一對情侶的故事。
女孩叫西西,樣貌普通,但家境非常好。她喜歡上了男孩小方。兩人在一起後,西西很痴心,對小方有求必應。
小方想要高檔手錶,西西刷卡買;小方羨慕同事的車,西西趕緊去提了一臺回來;甚至後來,小方不想工作,西西就養著他。
不僅如此,西西還非常照顧小方的情緒,總是挖空心思誇他,外人眼中小方“好吃懶做”,西西卻辯解說,這叫“不拘小節”。
但即便如此,小方還是劈腿了,一邊和人聊曖昧的話題,一邊約會其他女孩。西西知道後,傷心欲絕,差點失去重新愛人的能力。
有道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但其實,痴心不是罪,痴心錯付,一定逃不過被辜負。愛情這場雙人舞,講究是的“同進同退”,而不是一方熱烈旋轉,另一方呆立不動。
再熱的心,也怕冷;再痴的人,也怕傷。如果深情沒有迴應,如果認真被辜負,就及時抽身吧。
要知道,人和人之間長久而舒適的關係,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一味的付出和道德式的自我感動。
04
金庸說:“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俗語云:“吃飯七分飽,對人七分好。”
這個世上,所有的“最好”,都不及“剛剛好”。餘生請記得,千萬別對人太好,而是要:在尺度內善良,在懷疑後信任,有保留地痴心。
只有這樣,才能迎來真誠的心,遇見懂得珍惜的人。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