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思想深度,就是透過有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對其本質的內在聯絡就深刻認識。思想有深度的人,能拋開表象,直指問題的核心,不侷限於問題的表象,而是能著眼於問題的本質,逐漸由表及裡,進而實現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反之,思想膚淺的人,對問題和現象的認識,常常只停留在表面,無法做到深刻。

人們常用“獨到見解”或“見解獨到”來評價有深刻思想、有深刻內涵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講話或文章。這種“獨到見解”是怎樣來的呢?它不是說話者或作者頭腦中固有的,而是來自於他的“獨立思考”。

首先,做一個簡單的人。

陽明先生曾說 “道之大端易於明白”。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聖人做學問追求一種“大道至簡”的境界,值得我們學習。人活一生也應如此。為什麼人們會不厭其煩、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風光,實際上令人身心疲憊的“負擔”呢?皆因內心少了一份簡單,少了一種簡單的人生態度。與其困在財富、地位與成就的壁壘中迷惘,不如嘗試以一顆簡單的心,追求一種簡單的生活。

讀萬卷書,腹有詩書氣自華。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載體,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才能個人昇華,提升自身素質與修養。冰心說:“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隨著社會的發展,資訊時代、大資料時代的到來,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比以往要多得多。我們不僅僅要擁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內在,“書卷多情似故人”的精神體驗,更需要的是透過讀書積累知識,豐富閱歷,提升人生價值。如果條件允許,有幾點小建議:儘量多讀紙質書、多去去圖書館或書店、有一間自己的書房。

行萬里路,世界那麼大,多出去看看。

有人說,旅行就是“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去別人活膩了的地方”,其實不然。我們也只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瞭解一個地方,最好的方式是在那裡生活一段時間,留學,工作,或者,假如經濟條件許可,在一個小酒店或友人家住上一兩個月。浸入到當地的生活中去,與當地人交談,看看他們每天的活動,瞭解他們的喜怒哀愁,感受一下城市的文化底蘊,也一窺繁華下的忙碌和焦躁。如此,你不再只是一個過客,你會看到更真實的生活。旅行,不止是為了簡單的曬幾張照片,更重要的是,帶著那份心去旅行,讓漫漫的人生長河因此變得豐富精彩,充實這難得的一生。你覺得呢?

不依賴於網路,獨立思考是一種能力。

網際網路給我們打造便利的同時,也讓我們中的許多人產生了依賴。很多時候,一遇到問題,我們總是習慣於直接看答案,而不是先獨立思考。思考來源於生活,人類之所以強大在於思考,思想改變勞動方式,真理,哲理也來自於生活,能講思考和自己的語言結合表達又是另外一個層次,思想的交流碰撞會擦出更閃耀,新的光芒,不斷淨化,凝練,豐富。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要有豐富的閱歷。

保持謙恭的態度

范仲淹說得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得失看得輕一些,永遠記住:謙虛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俗話說:“滿招損,謙受益”。就是在強調謙虛的重要性。人們正是因為懂得謙虛,才能夠不斷自省,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才能夠不恥下問,積極學習提升知識能力;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可,讓人生之路更加坦蕩;才能正確應對他人的誇獎,不因一時滿足而退步。因此,謙虛對人成長成才極為重要,每個人都需將“謙虛”二字,放在自己的心中。

人類歷代有智慧的人,都試圖直接抓住萬事萬物的本原。莊子說:“吾生有涯而學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現象世界是無限紛繁的,追逐現象莫如探求本原。古希臘米利都學派認為萬物的本原是水;畢泰戈拉派認為“一”是萬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是一團不斷轉化的活火”;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萬物的本原;宋明理學家認為“理”是萬物的本原,如陸九淵說:“千萬世之前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萬世之後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東南西北海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2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閱讀《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第四章 貫徹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