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問過這麼一個問題,對待外人的態度,和對待親人的態度,這兩者有何區別呢?
在網友的回答中,其實有個觀點是具有普遍性的,那就是我們對待外人的態度是冷漠的,對待家人的態度是真誠的。
在後續的追問中,提問者卻這麼問道:為何現在的人,他們都對家人冷漠,而對外人熱情呢?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好好地思考一番。
在這個社會上,真的會有人對家人不好,而對外人特別好嗎?肯定有的。而且,這樣的人的數量還不少。
我們經常能看到,有些人在職場中,對待朋友和同事的態度,彷彿比對親兄弟的態度還要好。
而當這些人回到家庭中時,他們卻會對家人滿是怨恨之氣,不是今天將脾氣發洩到家人身上,就是明天板著臉對著家人。
可以說,他們把最好的一面留給了外人,而把最壞的一面留給了自己的親人。
想想看,你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人存在呢?他們總認為外人很好,而家人不好。
對於這些思想出現問題的人,我們都很不解,為何他們會有這樣的矛盾心理的出現呢?
從人性心理的角度來看,也許這麼做的人,十有八九都是這5種人。
01.“窩裡橫,外面慫”的人在生活中,有句話我們經常能聽到,那就是“窩裡橫,外面慫”。
這些人,他們對待外人,那是很慫的,也許連話都不敢說。可是,面對家人,他們卻是很蠻橫的。
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很厭惡,但也很容忍。但是,他們卻在一直欺負家人,把家人當成出氣筒。
“窩裡橫,外面慫”的人,他們有個特點,那就是分不清哪一方的人是對自己好的,哪一方的人是對自己不好的。
面對外人,他們總認為外人的話才是真理。而家人的話,就是歪理。
面對外人,他們總認為和外人的感情才是重要的,和親人的感情就是不屑一顧的。
如此之人,只會破壞家庭關係,傷害家人,讓家庭處在破碎的邊緣中。
02.典型的“欺軟怕硬”的人為何人會選擇做這般“窩裡橫,外面慫”之事兒呢?
可以說,他們就是典型的“欺軟怕硬”之人。在看清家人和外人的態度後,他們才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家人的感情,那是溫潤且包容的。不管你做了什麼,家人都能包容你的過錯,不會對你過分計較。
而外人的感情,那是複雜且難測的。你不知道你的行為會招來別人怎樣的反應,有可能你的一個過失,就會讓你成為眾矢之的。
一句話說來,就是人們都害怕未知的,而喜歡拿捏知根知底的。
那些對家人態度極差,對外人態度極好的人,正好是看穿了這一點,才會做出如此“矛盾”且惡劣的行為。
03.本質上是一個“自卑”的人曾有研究者說過,越是喜歡蠻橫的人,他內心的本質,就越是“自卑”的。
正因為人自卑,他才會找人發洩內心不滿的情緒,並希望在這樣的行為中獲得內心的滿足。
比如說在親人面前蠻橫,他們就認為這是立威立勢的做法,能夠換來虛偽的自信感。
因為他們不敢在外人面前蠻橫,就只能在家人面前蠻橫。如此,不是自卑,又是什麼呢?
要知道,所有裝腔作勢的行為,本質上就是為了掩蓋內心深處的自卑。
可以說,對家人態度極差,對外人態度極好的人,就是一個極度自卑的弱者。
04.處事“本末倒置”的人很多人都會對這樣的行為感到疑惑,家人對他們的態度那麼好,他們為什麼會無視這種“好”,而選擇外人的“冷漠”呢?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已經習慣了家人的“好”了。認為家人的“好”是理所當然的。
可他們沒有看到別人的“好”,所以他們就會對外人的行為態度充滿了期待。
這樣的做法,頗有些改變重心,本末倒置的意思在裡頭。
你辜負了家人的真心,而迎合了外人的淡漠。這樣子,不就是輕重不分,做人沒有感恩之心嗎?
人,如果沒有了感恩家人的真心,那麼這個人,對於家人來說,跟外人又有何區別呢?
05.“三觀”有問題的人“窩裡橫,外面慫”的人,在家庭中,看起來像只老虎,可一旦出到外面,就是唯唯諾諾的待宰羔羊而已。
這般巨大的改變,就能證明這個人的三觀和心理想法,其實就是扭曲的。
想想看,對自己好的家人,非要以強勢去回饋。而對自己不好的外人,卻以真心去相待。
如此行徑,其實就是一種扭曲的懦弱,一種扭曲的懦夫行為。
比如說你對自己的父母很好,可父母卻認為別人的孩子才是最好的。
比如說你對自己的親兄弟很好,可親兄弟卻認為你特別虛偽。
這兩者態度的對比,就能反映出,前者的真心,就是用來餵了白眼狼的。
所以說,對於這種三觀有問題的人,我們不能縱容他們,而是要用同樣的態度去對待他們。如此,他們才能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