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也是一個談做飯色變的女人。做飯總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黃臉婆”這個詞,天天圍著灶臺轉,做好了一頓頓的湯湯水水,日復一日。所以我下意識地抗拒著。現在想想也許當時抗拒的不是做飯本身,而是抗拒成為一個家庭主婦的悲慘人生。那時的我,覺得自己以後要有自己的事業,才不要做飯。
後來工作了,在單位經常吃食堂,要麼在外面吃或者湊合。那時覺得不會做飯昭示著自己是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女孩,是個養尊處優被富養長大的女孩。
再後來,結婚了,偶爾和老公一起買食材下廚。我慢慢地瞭解到做飯要學習的也有很多,要會分辨豬肉是否新鮮,菜品是否打了農藥……
直到有了孩子,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孩子還小,好多外面的飯菜不能吃,做飯是一項必備的生存技能,是一種愛的給予。我逐漸開始學著做飯,總感覺做飯很簡單,但真正操作起來就手忙腳亂。為了讓孩子愛上吃飯,吃得健康,我費盡心思把飯菜做得秀色可餐。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我懂得了做飯是一門藝術,做飯能讓生活更美麗。
漸漸地我喜歡上了做飯,當你不知道做什麼的時候你就做飯,餵飽自己的胃,心就不空了。
現在的我改變了以前的想法,做飯時讓孩子幫著做力所能及的事,希望她以後能體會到媽媽的一片苦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