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類似這些經歷?一次上臺演講或者公開表演出醜,你尷尬至極無地自容,甚至一段時間內都不敢見人,害怕別人一見到你就想起你的出錯的場景;或是走在街上,別人看了你一眼,或者閃過一線笑意的時候,你是否覺得他是對你有意思的?或者覺得他是在嘲笑你,然後馬上打量自己看看有沒有哪些異樣。其實這都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可以透過大眾的社會心理來解釋。
今天我們來講講心理學中,自我意識的這個概念。
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顧名思義就是對自己存在的覺察,是指向自己的注意。 杜瓦爾與維克蘭(Duval & Wicklund, 1972)認為自我意識是我們把自己看成一個客體,自我意識更準確地說是客觀性自我意識(objective self-awareness)。
那動物是否有自我意識呢?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將一面鏡子放在動物的籠子裡,直到動物 對鏡子感到熟悉。然後對動物進行短暫的麻醉,在它的額頭或耳朵上塗上紅色染料。當動物醒來照鏡子時會發生什麼呢? 類人猿家族的成員,如黑猩猩和紅毛猩猩,會立即觸控頭部有紅斑的區域,而較小的類人猿,如長臂猿,則不會(Suddendorf & Collier-Baker, 2009)。 這些研究表明黑猩猩和紅毛猩猩有一個基本的自我概念。它們意識到鏡子裡的形象就是它們自己,而不是另一種動物。它們意識到自己看起來和以前不一樣了,那麼其他動物呢?學者們發現,其實是所有動物都有自我概念的。
人類的自我意識。
在人類中,這種自我意識的能力在剛出生時並不存在,只有在 12~18 個月大時才開始出現。 此外,喬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認為,人類這種能力的發展需要一段社會養育歷史,即需要進行社會化,透過社會化,個體開始認識到自己與他人不同。所以後天的教化對個體自我意識的形成極其重要。
自我意識通常包含了對自身的評價,而不僅僅是意識到了自己。人站在鏡子面前會 拿各種標準來對照自己進行比較。不僅僅是“我站在鏡子前面了,我就是那個樣子,無 所謂”,而是“我的髮型太糟糕了。這件襯衫穿在我身上挺好看的啊。我需要減點肥了”。 自我意識的實質就是與這些標準進行比較,進而獲得對自己好或壞的評價。
聚光燈效應:
人們產生了自我意識之後,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自己這麼一個人存在著,就會在心理 上產生許多微妙的作用。其中一個就是我們往往把自己視為舞臺的中心,高估了別人對 我們的關注程度。例如,我們高估了自己的顯著性。
聚光燈效應的心理學經典實驗:
托馬斯·吉洛維奇等(Thomas Gilovich, Victoria Medvec & Kenneth Savitsky, 2000) 研究了聚光燈效應,他們讓大學的學生在和其他學生進入一個房間之前穿上令人尷尬過氣明星的T恤。那些穿上難為情 T 恤的大學生猜測,應該有近一半的同齡人 會注意到自己身上穿的這件 T 恤,而事實上,只有 23%的人注意到了。
跟衣服一樣,我們的情緒體驗也是這個道理。這就涉及到了社會心理學的另一個概念:透明度錯覺。
比如我們認為別人會輕易地看出了自己的焦慮、憤怒、厭惡、欺騙或吸引力,而實際上 注意到自己這些的他人比我們想象的要少。我們能夠敏銳地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然後我社會心理學們經常產生一種透明度錯覺(illusion of transparency)。就是我們錯認為自己的情緒會被他人察覺。但事實上我們是自作多情了,別人注 意到的要比自己估計得少。
總而言之,因為我們的自我意識在作祟,把自己看得太重,其實別人根本就沒有那麼在意你,或許是在我們的一種錯覺罷了。
專注我~每天瞭解一點心理學的小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