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今的社會環境,從底層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少數富有者,是期望多生,但底層畢竟是絕大多數,多數人的想法才會決定社會的未來。分析從一般底層成人開始: 工作,積累財富,吃光用光的就別想下一步了;以目前物價,一個人結婚,房車彩禮傢俱婚慶費用等,完全靠個人,35歲左右可以在城市結婚,包括父母的全力支援在內;然後生孩子,教育費用,各種輔導班,直接消滅夫妻一方的工職收入;好不易把孩子供上大學,幾十萬上學費用,也夠愁的,沒錢家庭就上職校,早點工作;然後夫妻雙方進入職業危機年齡段,50歲以後的,鬼都不要,拿什麼熬到退休的年齡,還有十幾年失業期,國家單位的除外;好不易鬼混進入退休年齡段,子女結婚生子,又要幫照顧娃,熬夜帶小孩,等十幾年娃長大,你也進入多病快死階段;送養老院吧,子女也在重複你掙扎過程,沒精力管你;最後閉眼,一生結束。現在人,很多有知識有頭腦,不好忽悠,預知自己未來,傻子都會權衡利弊,選擇不結婚不生子,快樂輕鬆走完人的一生。問題是,多數人不生小孩,養老機制必然斷供。只能希望二十年後機器人的全面普及,解決這一問題。儲備人類精卵子,人造子宮,按需要培育人類數量,國家來養,是未來人類延續的有效方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