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是永遠的歸宿,無論你走多遠,始終有一個叫“根”的地方在那裡等著你。即使你很久很久都沒回到那個地方,它仍然是你依靠的港灣。如果你離棄了它,漂泊的靈魂就失去了依靠和歸宿,猶如浮萍.....
多年前,在城裡買了新房並裝修好,就給在農村的母親打電話說,我們一家子都來城裡過年吧。母親說了一句:不去!就把電話給了五歲的小侄女,小侄女一開口就說:大爸爸,叫花子也有三十夜。
我知道小侄女這一句話是母親讓她說的,也知道母親的寓意。無奈只好一年又一年地拖家帶口往老家趕著去過年。
父母是老實巴交卻很善良的農民,一生中最大的願望就是子女能有出息。
我老家在大湘西的一個山窩窩裡,老家的木房子是父母年輕時辛苦修的,後來父母供我三兄妹上學,家境一直很窘。幾十年過去了,木房子已經破舊也沒有能力重建;老家的路也不好走,坑坑窪窪、泥濘難行。
老婆是城裡人,回家過年時多次滑倒,母親心裡很是過意不去。多次跟我說,她最大的心願就是修一幢好一點的磚房。
父母省吃儉用把我們給的錢攢起來,加上我的出資,花了四十多萬終於把房子修了起來,自從把房子修好後母親的氣色一下子好很多了。
房子雖然修好,但父母依然喜歡住在與新房子僅一米之遠的老木房子裡。
我家族是一個大家族,爺爺生了五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小時候就夭折了),有十三個孫子四個孫女,堂兄弟姐妹絕大部分都在城裡安居樂業了。但每每碰到重大節日或紅白喜事,他們都會到老家去(包括遠房的族親),但有些老家的木房子破舊不能住人了就到我家來吃、住。母親很樂意接待他們,總說人家是喜歡你才到我們家裡來的,母親總是樂此不疲。
老婆說我是個媽寶男,我也很贊成母親的做法。
如今,老家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到處都是青山綠水,小溪裡也很看到愜意遊弋的魚群,公路也拓寬了,據說山上也有野豬和野山羊了。這在十年前,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溪裡的魚都被村民電了幾乎絕跡,山裡來了大型野生動物不是被圍捕就是被下了鐵夾。
隨著年齡的增加,對老家的眷戀越來越深,經常對老婆孩子說,等我退休了就回老家,養點雞鴨、種點菜、釣釣魚、空閒時間邀上幾個老友打打牌,早晨從雞鳴聲自然醒來,晚上從靜謐中安然入睡,以此來聊度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