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A
“週末有空吃飯嗎?”
“哇,我們真的好久不見了”
“是啊”
“我這周要跟老公去帶兒子去游泳,最近每天都忙著帶娃”
友人B
“出來喝酒啊?我們兄弟好久沒聚啦”
“最近都要陪女朋友了,下次有空出來宵夜”
緊接而來的,還有友人C、友人D、友人E,彷彿有既定順序一樣,一個個終將會漸行漸遠。
“你不需要他們,沒問題,他們也不需要你,才是問題”——劉同
我一直以為,女朋友跟朋友的關係,就跟股票和定期存款一樣,股票是種存在較高風險的理財行為,賺錢的人少,虧錢的人多,幸運的永遠只有那麼幾個。
而定期存款不一樣,每年本息存下來,給人厚實的一種安全感,是一種一生一世的理財方式,結實得很。
我想,總會有人這麼想的吧。
但年近30歲的我,開始對人生的理解產生變化了,愛情是一種到某個時段就穩定的感情,而友情,更多的是一種從生疏到親密再到疏離的感情。
我們的人生從來都不是原地踏步
多年來,我認識了很多朋友,有曾經小學的發小,也有初中時候天天膩在一起的死黨,有高中一起拼命的同學,有大學很聊得來的“知心”朋友,我們曾經在某個時期,可以說是“麻吉”得很。
但隨著我們的人生抉擇的不同,身邊的景色也開始了變化。
不一樣的景色,正在為我們的身體染色。從原本的紅藍綠變成了黃色再到黑色、褐色,最後變得“五彩斑斕”,這對於原本只是綠色、藍色、紅色的我們,變得有點像個異類了。
或許,這就是朋友有“嘗味期限”的一個原因吧。
長大,是種慢性告別
越長大,越孤單。當初那個陪你玩的玩具,最後也成了被你拋棄的“紀念品”,當初那個一直在你身邊的朋友,最後卻成為了“最佳損友”。
透過簡訊,我們在高考的暑假還是會約出來,一起打球、一起吃飯、一起吹水、一起打工。
大學通知書來臨之後,我成功地考上了大學,而他卻比我更成功,考到了比我更高一級的大學,只不過,這個成功有點遠。
那之後不久,我在從化,他在韶關,說遠也不算遠,說近也不是特別近。
好在大學之後,裝置“更新換代”了,用上了電腦,玩上了QQ,那段時間我們仍然分享著在高中時的我們未曾瞭解過的大學景色。
漸漸地,軍訓、學習、戀愛,幾乎都開始了輪番式的炮轟,我的24小時漸漸被填滿,身邊的人,也漸漸變了“樣”。
或許人總是“貪心厭舊”的吧,時間一長,自然而然交到了新的朋友,那股新鮮感,讓我著迷了好些年。
現在想起來,這不就是朋友之間在進行“交接棒”嗎?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一場比賽,我覺得我會對接手的人說“他其實是個很損的人,但你不要因為這樣而討厭他”
朋友,是一種很舒適的狀態
舒適地相處,是維持一段友情的最佳方式。
相比掏心掏肺對待的朋友,最後的結果可算是好多了。
曾經有個一個朋友,我自認為我們的“關係不錯”,經常出來玩,經常請吃飯、生日送禮物啥的。
時間一長,自認為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也是他最好的朋友。
但卻發現,兩個人關係不是這樣算的。
可以理解為,你給了對方100人民幣,而對方,感覺受到100辛巴威幣一樣。
最後只落到在別人眼中你們很鐵,在他的心中“我們也不是太熟”的關係。
因此,我覺得朋友不應該像情人那樣的“強關係”,朋友更像是一陣風,來無影去無蹤,來時相當令人舒服。走的時候也不帶走一片雲彩,再來的時候我也能愉快接受,令人舒適、輕鬆,毫無壓力。
年近30,學會孤獨是你的必修課
最近身邊的朋友紛紛都開始了以家庭為軸心,而我也是很“識相”的相對遠離了。我明白,這是一種無法躲避的人生經歷,也是讓自己沉澱下來,昇華的最佳時期。
在這個時候,你得學會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逛街、一個人看病、一個人喝酒。
自己人生的路,總要自己一個人走下去
對於“過期的”朋友
你成功我高興,你失敗我不輕視
你來,我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