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參加工作那會,在外婆家玩。聊到關於讀書的話題,舅媽說,讀書沒什麼用,說好多人大學畢業都找不到工作,所以讀書沒用。當時覺得好像挺有道理的,舉的例子好像也是那麼回事。其實隨著生活的繼續,發現學習是值得一輩子堅持的事情。
那麼,讀書到底有沒有用?
1、讀書改變人的思維, 一個人的思維的高度將直接決定著他們的人生髮展。思維高度不夠,怎麼可能有機會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2、讀書培養學習的習慣,學習也代表著適應新事物的能力,適應力強越優秀。
3、更多的選擇,讀書不一定能大富大貴,但是多讀書,就會有更多的選擇可能。最起碼讀書的文憑是很多工作的門檻。有更多選擇的權力,才能幹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被迫跟生活低頭。
4、更高的起點。讀書的人絕大多數都比未讀書的人更高的起點。
終生學習的能力培養很重要:
讀書是學習的方式。現在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發展飛快,是需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去匹配時代的發展的。 而持續的學習就可以不斷適應新的環境變化,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讀書要講究方法:
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很多人讀死書,死讀書,說的是不能活學活用。真正好的學習是除了講究學習的方法,重要是是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斷地豐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在遇到不同新的問題,自己的系統能很快適配。並且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遇到的新問題。
多代持續的積累更重要:
有些人會發現,自己寒窗苦讀10年,但是最後依然混不好。“人家幾代人努力,憑啥輸給你十年寒窗”? 細數歷史名人家族,優秀的家族持續產出優秀的人才,比如曾國藩家族。
這裡就要說到家族文化傳承是可以積累的,而且是比財富的積累更持久。而這需要多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斷的積累,讓子孫站在更高的起點,獲得更多的資源,傳承更好的家族傳承,人脈,財富等。家族成員持續地學習,完善自己家族的“族規”這個家族“知識系統樹”。往往家族也會人才輩出,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