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從幼兒園很多人就開始教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說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其實三字經已經是宋朝的了,關於人性是否善惡,在戰國時期早就有了結論,乍看下來其實都有道理:
1、中國千年前的人性本善惡之辯:孟子主張人性善:
惻隱之心,仁之端
羞惡之心,義之端
辭讓之心,禮之端
是非之心,智之端
仁政是一種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i從孔子的“仁學”繼承發展而來。是孟子學說中的“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論”等政治理想之一。
荀子主張人性惡: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其偽也。
荀子的結論:順著人性去展開社會管理,社會一定紊亂,暴民一定充斥天下。
這讓我想起了現在教育界的兩個流派,一種主張放養,相信孩子天性就會越來越自覺,一種主張孩子還是要有個怕的人,該打還是要打。
2、馬克思的人性論:馬克思所說的人性即:“本已性”,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及善惡這樣的表述都是有缺陷的,甚至是不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人性論認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人性和某個獨立個體的人恐怕有可能真沒啥關係,它是一種在環境作用下,被教育作用下,看到和接觸到的各種喚醒內心的善與惡的誘使下,不斷髮生著變化的作為人主體的選擇。人性只是後天環境的產物,人性也就成了後天的人在物質環境作用下而表現出來的樣子,一切都和此人之所以稱為人的本質無關!
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人性的形成也必然受外在的環境的制約而不存在不受環境制約的、超階級的、普遍的人性!
3、一些不同的觀點和研究達契爾·克特納(Dacher Keltner)
《生而向善》:Born To Be Good作者指出,幸福的秘密在於仁率(Jen Ratio:生活中善與惡的平衡),由此闡明瞭怎樣才能在積極情感的豐富版圖上找到幸福,謙虛、微笑、大笑、挑逗、肢體接觸、愛、窘迫、同情、敬畏等,是《生而為善》一書中揭示的積極情感,它們道出了個人的隱情,鼓勵我們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類行為。他還證明,最簡單的肢體接觸與最細微的笑容都能為我們自身固有的人際交往能力編寫程式碼。在我們的大腦和身體中,人類本性中的善因也已經被編碼了。
這是一種可操作化的方法,更像是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求的"你要這樣做","不可以這樣做"。換句話說,它是一種教養。
在英語中,Good其實恐怕和善沒啥關係,僅僅是指“好”,也就是說,人內心都是希望向好的方向發展的,這個方向是“利已”還是“利他”,根據自己的目的不同,要求不同,當下所處的環境不同,其實都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積極心理學的理念認為,人要追求持久的,長遠的幸福,最重要的是“利他”,這跟基督教的核心理念是有些不謀而合的,但這也跟每個人的每個階段的狀態不如,像有的人,掙扎在溫飽的邊緣,生死都命懸一線,他能想到去利他嗎?恐怕不能,這就是為什麼人會“窮兇極惡”,“窮山惡水出刁民",是跟他當下的狀態有關係的。
西方經濟學始祖亞當·斯密認為,人是追逐私利的個體,並提出了"經濟人"假設,指出個體之間為私利展開激烈的自由競爭,而追逐個人利益的慾望正是支撐現代社會集體福利。
但是,在利益不斷膨脹的情況下,會不會為了巨大的個體而去威脅和破壞別人的生存空間,甚至惡性搶奪,你死我活地去了為搶地盤爭鬥呢,很多創業公司一開始的時候面臨過這樣的生存狀態,導致創業者心態發生了變化,真的企業活下來了,做大了,這種心態仍然無法調適過來,便越來越多地去掠奪窮人,因為他在最初創業的時候,看到了人性的最劣處。
所以,所謂的“人性本善”可能只是“年少無知”,長大了,成功了,是否仍然向善,這是一種個人的選擇。